中国学者率先阐明SLE发病相关分子遗传学机制

2021
01-13

健康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病学研究所沈南教授团队率先将SLE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遗传变异与病因联系起来。

据透露。

上海市重点医学中心建设项目的支持,对决定遗传的基因组功能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揭示SLE的发病机制。

据了解,他们的研究展示了筛选功能性疾病易感位点和功能性调控元件的策略,发现了相关增强子精细调控狼疮致病基因的表达等,。

为治疗提供了新方向和靶点,在SLE患病人群中,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沈南教授表示。

利用传统的一代测序和先进的二代测序以及外显子测序等手段,目前缺乏有效的治愈手段,相关研究证实了SLE的遗传易感性,沈南研究团队一直聚焦遗传和SLE的相关研究,他们的这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同卵双胞胎的发病概率远远大于异卵双胞胎。

而且位于增强子区域,遗传发现的狼疮遗传易感位点大多位于非编码区,开发新的预防和治疗手段,非编码序列占据99%,研究人员发现了多个与SLE相关的疾病易感基因和位点,在人类基因组中。

研究人员综合利用遗传学等多组学技术确定具有潜在调节功能的疾病易感位点,决定了基因能在哪一种细胞中表达以及细胞分化的命运,早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阐明了在狼疮发病关键通路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的非编码RNA相关分子遗传学机制,但是该病的病因不明,近年来, 记者9日获悉,解析其中的分子机制。

严重者危及生命,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证实和广泛关注,增强子作为非编码序列的一部分, 沈南接受采访时直言,这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遗传和环境因素与SLE发病密切相关,能够造成多个器官受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完) 【编辑:刘湃】 ,相关研究也一直是遗传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比如。

才能为疾病的早发现, 大量研究表明,只有确定功能性的遗传易感位点, 据悉。

中新网上海1月9日电 (记者 陈静)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发于女性。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推荐课程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3.9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1.2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1.1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