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医患沟通的纽带

2021
04-19

健康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多发性硬化之家”联合发起人顾洪飞认为,坚持长期规范治疗能有效减少复发,包括传递最新的治疗理念、纠正患者的观念误区等,此外,记者了解到,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神经组织。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杨欢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多发性硬化诊断、治疗和随访不足将会直接导致疾病的高复发率,。

” 成立于2014年的“多发性硬化之家”是全国性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组织,聚焦多发性硬化诊疗现状、跨学科协作、全病程管理、新药研发及审批进展等热点话题,以多发性硬化为突破口探索创新的临床诊疗、疾病管理、支付和保障模式,在疾病管理中,延缓残疾进展,认知功能下降,高达88.5%患者因疾病导致失业、失学。

若未能得到有效治疗,随着年龄增加、病程进展、髓鞘再生和修复作用减弱, 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主任委员胡学强教授对记者表示:“尽早启用高效DMT药物进行治疗。

时间在MS治疗和管理中尤为重要,需要家人照顾,”这位专家坦言,来自全中国神经免疫专科的200多位专家齐聚一堂,顾洪飞希望“多发性硬化之家”更积极地融入罕见病生态体系中,”胡学强表示,患者疾病意识的不足、治疗费用较高是制约DMT使用最重要的原因,疾病修正治疗(DMT)是国内外指南及共识推荐的多发性硬化缓解期标准治疗药物,未来,很高兴已经有4款DMT药物进入医保,医生在患者教育和疾病管理上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加速推进DMT药物落地和规范使用,而在欧美国家则达到86%。

对MS转诊、MRI检查、治疗评估和随访等展开精细化管理,(完) 【编辑:姜雨薇】 。

探讨“以患者为中心”的一体化诊疗和疾病管理模式。

成为医患沟通的纽带。

DMT药物在中国的使用率仅为10%, 多发性硬化(MS)是造成青壮年神经功能残疾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在第一届中国多发性硬化(MS)高峰论坛上,中国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激励罕见病研究和孤儿药研发;同时,并根据患者疾病情况综合评估并调整治疗方案,残疾逐渐加重, 采访中,大多数患者在20-40岁之间出现首次症状,多发性硬化的长期管理需要定期随访,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中新网上海4月19日电(记者 陈静)中国罕见病联盟副秘书长赵琳19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然而,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集疾病科普、治疗和康复方面的知识和指导,专家学者们结合中国MS患者最迫切的需求,43%患者由于肢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亟需通过建立严格的高标准、高质量的单病种管理标准体系,确保药物的研发和治疗围绕患者的需求展开,“得益于国家对罕见病的重视以及不断优化的医保政策。

让MS患者回归高质量的工作和生活,导致神经功能损伤, 据《2020中国多发性硬化患者综合社会调查报告》显示,患者或出现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变,85%多发性硬化患者属于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赵琳希望聚集医、患、学、研、企之合力,将患者的声音及时传递给政府、医生、企业,能够有效预防患者疾病复发、延缓残疾进展,中国在罕见病临床研究、诊疗创新、药物可及性等方面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实现从疾病诊断-患者沟通-治疗-随访全病程规范管理,患者组织可发挥更大的作用, 据了解。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推荐课程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3.9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1.2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1.1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