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晚期乳腺癌化疗新策略论坛”在京举办

2020
08-27

健康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关注乳腺癌防治、提高晚期患者生存率

  “2020晚期乳腺癌化疗新策略论坛”在京举办

  人民网北京8月27日电 脱发、疼痛、恶心呕吐、生活不能自理……这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护士长梅志红口中2017年接待的一位来医院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状态。“我能给家人做饭了!”在医护的心理干预下,她第二次来化疗时已经开心了许多。到第五周期化疗时,这位女士已经成为医院的一名志愿者,协助对新来的乳腺癌患者开展心理干预。

  为关爱女性健康,进一步延长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助力推进癌症防治工作,8月23日,人民网·人民健康、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和国家癌症中心共同主办,卫材(中国)药业公益支持的“2020晚期乳腺癌化疗新策略论坛”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办。

  中国疾控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李志新表示,关爱女性健康要坚定不移地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他指出,新时期,妇幼健康面临新的挑战,我国宫颈癌和乳腺癌持续增长的态势仍未扭转。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妇女两癌防控,在各地积极努力下,很多地方开展的两癌检查项目已经从农村扩大到城乡。两癌免费检查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两癌检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从我国目前的女性健康情况来看,由于地区差异、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女性健康问题比较明显,基于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乳腺癌已经成为城市女性死亡率增长较快的癌症。”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终身荣誉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常映明在致辞中指出,为进一步提升乳腺癌的诊疗水平,国家已经将乳腺癌作为首个进行单病种质控试点的肿瘤,并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逐步建立了乳腺癌规范化诊疗的质控体系,来确保更多患者的诊疗和健康效益最大化。

  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医药事业本部长张建忠则希望能为中国患者持续引进更多全球创新好药。接下来,卫材也将助力在全国30余城市开展的“晚期乳腺癌化疗新策略百城巡讲”活动,帮助基层医生提升业务和服务能力,强化妇幼健康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乳腺癌防治工作。

  “我一直提倡晚期乳腺癌不要轻言放弃,因为现在一些特殊类型的晚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已经可以接近五年了,也就是达到临床治愈的水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新药 (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徐兵河致辞指出,除了治疗以外,全程、全周期的管理也能够使患者达到最终的治疗目标。希望各方共同关注晚期患者,给她们带来更多希望。

  在主题演讲环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胡夕春通过现场连线介绍了“我国晚期乳腺癌的化疗新策略”。他认为,尽管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方式有内分泌治疗,有分子靶向治疗,甚至免疫治疗,但基本上每个患者都会用到化疗。这要求每一个治疗乳腺癌的医生都应该把化疗药物用好。

  针对“后紫杉时代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的新标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王碧芸在连线时表示,我国乳腺癌靶向治疗飞速发展,逐渐步入了精准治疗的时代。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目标是延长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化疗仍然是各型乳腺癌治疗的基石。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原则是患者总生存期的获益。

  在第一轮病例研讨环节中,通过连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曹君分享了两例三阴性乳腺癌病例;云南省肿瘤医院乳腺外三科主任聂建云参与讨论称,从病例来看,化疗的决策性地位不仅没有下降,而是被强化了,甚至化疗的策略还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杨飞月表示,在三阴性乳腺癌当中尤其是广泛转移的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的及时性地位肯定不能撼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袁中玉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进行呼吁,未来能够在价格、医保等方面,为患者提供更多便利。

  在第二轮病例研讨环节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李俏分享病例并指出,目前三阴性乳腺癌人群虽然占比不高,但是晚期患者的占比高于早期患者。同时,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愈后往往要差于其他类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宋国红参与讨论称,对于晚期乳腺癌,一是强调疗效,二是强调生活质量。从循证医学证据来看,联合化疗的缓解率可能更高一些,单药化疗的生活质量则相对比较好,副作用比较低。因此,要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浙江省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病区副主任郑亚兵通过连线认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很难做到根治,所以还是要让患者有一个很好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在取得一定疗效后,进行维持治疗主要有三个模式:原药维持、单药维持和换药维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马飞总结认为,在化疗之外,对于三阴性乳腺癌也可采取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策略,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选择。

  会上,徐兵河介绍了《中国晚期乳腺癌化疗蓝皮书》,并阐述乳腺癌规范化诊疗的重要意义。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推荐课程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3.9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1.2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1.1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