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乳腺增生高发的原因是什么

2021
06-28

疾病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乳腺增生高发的原因在哪?乳腺增生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乳腺增生题目越来越受到女性朋友们的重视,到底乳腺增生高发的原因在哪呢?

中国女性乳腺增生发病率高达80%、乳腺纤维瘤也呈高发趋势、乳腺癌发病率在近10年增长了3成以上。女性对乳腺疾病不重视,导致患乳腺癌的机会大大增加。大多数女性都对乳腺增生相当漠视,以为不是病,但是几乎所有的乳腺癌都经历了一个从乳腺增生的过渡,而乳腺增生使罹患乳癌的风险增加数倍。

乳腺增生高发的原因有:

1、避孕药、激素类保健品、人流、药流。

2、饮食因素:爱吃辣椒的,不留意饮食健康。

3、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在办公室接触阳光少,还有些女性上班族经常熬夜加班,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乳腺疾病高发。

4、生养,研究表明,女性虽婚而不育或第一胎在30岁以后孕育也是不利因素,未婚者发生乳癌的危险是已婚者的2倍。现代女性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婚育多数较晚。

温馨提醒:以上就是说明的有哪些乳腺增生高发的原因,通过上面的先容,相信对于大家以后预防以及治疗该病会提供一定的帮助。精神抑郁和过度紧张,现代女性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精神长期处于紧张应激状态,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平和,也会对乳房造成进一步的伤害。所以,女性朋友在平时还要留意放松心情。

(1):肝郁气滞,痰瘀血结型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和疼痛,肿块和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一般在经前加重,行经后减轻,伴有情志不舒,心烦易怒,胸闷嗳气,胸胁胀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治法:疏肝理气,活血散结。方药:加味逍远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柴胡9g,香附9g,青皮6g,陈皮6g,当回12g,白芍12g,川芎12g,延胡索10g,莪术15g,郁金10g,桃仁10g,红花10g,橘叶5g,橘络5g。

(2):脾肾阳虚,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和疼痛,常伴有月经不调,前后不定期,经量减少,全身症状可见怕冷,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叫。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濡细。治法:温补脾肾,调摄冲任。方药: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仙茅10g,淫羊藿10g,肉苁蓉10g,制首乌15g,柴胡6g,当回10g,白芍12g,鹿角胶10g,熟地12g,炮山甲10g,香附10g,青皮6g,陈皮6g。外治:阳和解凝膏加黑退消外贴,7天换一次

乳腺增生有周期性

乳腺增生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和乳房疼痛,一般于月经前期或情绪变化时加重,行经后减轻。乳房的肿块大小和质地随月经来潮呈周期性变化,经前肿块增大,质地较硬,经后肿块缩小,质地有韧性但不硬,摸起来肿块呈大小不一的结节状,与四周组织界限不清。

发生乳腺增生的乳房,乳头没有凹陷,皮肤没有橘皮样改变,触碰疼痛,但不影响活动,腋窝淋巴结不肿大。这些症状,对于心情易烦躁、爱生气、精神紧张及劳累的女性更为严重。不过,只要留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及时舒缓压力和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微波等物理治疗,乳腺增生是可以根治的。

如何预防乳腺增生?

1.保持心情的愉快、情绪的乐观是乳腺增生的最好防御武器。

2.年龄在16-50岁的女性,都应定期进行乳腺普查,月经后第3-7天为最佳检查时机,可通过自查、触诊、钼钯等方式检查。35岁以上的女性应该1-2年做一次;50岁以上的女性应一年一次;高危人群,有重度增生的女性应半年检查一次,进行动态观察。20-35岁的女性应3年进行一次红外线或乳腺外科检查。

3.减少人工流产次数,以减少乳腺增生的概率。

4.生活规律、适当运动。平时应劳逸结合,睡眠充足,少熬夜;适当进行跑步、扩胸等可以增强胸部健美的运动。

5.哺乳时间要充分。女性产后不哺乳或哺乳不足8个月,会造成乳汁淤积,引发乳腺疾病的概率升高。

6.避免激素药物和美容产品的使用。

7.最好不要佩戴过紧或是有挤压隆胸效果的胸罩,这影响乳房的新陈代谢和淋巴回流,导致乳腺增生。

8.减少高能量的补品及食品。饮食以平淡为主,多吃绿叶蔬菜、新鲜水果,在无医嘱的情况下,不要自行服用蜂胶、蜂王浆、花粉及一些含激素的口服液,特别是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更不要借助这些补品来改变雌激素水平下降的现状。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3.9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1.2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1.1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