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近年来发病率很高的一种儿童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婴幼儿。据统计,201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中,手足口病以发病人数237.6万位居第一。国家卫健委新冠防控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手足口病传播系数达到4.2~6.5,是新冠病毒的3倍,其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体健康,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那么,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又该怎么预防呢?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或日常接触传播。该病多发生于5周岁以下的婴幼儿,集中于3周岁左右的婴幼儿,潜伏期2~10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手足口病早期像感冒,起病急,发热,一般为38℃左右,患儿可能会出现咳嗽、流涕、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或1~2日后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会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手足口病患者大多数为轻症病例,一般经过对症处理都可顺利退烧消疹,恢复健康。但因救治不及时等原因,少数患儿会引起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脑脊髓炎、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多种较严重的并发症,个别情况还可能导致死亡。
该病全年都可以发病,每年4~7月会迎来第一个发病高峰,11月到翌年的1月还有一个小高峰。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
手足口病是传染性极强的疾病,患者和隐性病毒感染者均为该病的传染源。
日常生活中,该病主要是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在托幼机构、学校等儿童密集的场所,一旦有小朋友发病,就会暴发传染。因为人群对手足口病的病毒普遍容易感染,加上幼儿自身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所以无法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特别是3岁以下的幼儿发病率最高。
通过唾液、粪便等间接接触传播。如健康的孩子接触了患儿的唾液或被病毒污染过的手和毛巾、牙杯、食具、奶具等用品皆可引发感染。
通过饮食传播进行扩散。被污染的水、不卫生的食物、变质的食物、过期的食物都可使细菌扩散,从而引起大量感染。
手足口病与两种病易混淆临床中,手足口病常与疱疹性咽峡炎、水痘混淆。如果分辨不清,延误治疗,可引发脑膜炎、爆发性心肌炎等严重后果。因此,家长应掌握辨别小技巧初步判断是否得了手足口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和口腔咽颊部疱疹,少数病例会出现高热惊厥、脑炎等并发症,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在4~6天,偶尔延至两周。水痘一般遍布全身,在患者的前后胸、腹部、背部分布最密集,另外在患者的头皮上、头面部、脚底下等部位也会出现。患者发热的同时或第二天,身体会出现米粒般大小的红色痘疹,经过几个小时则变成明亮的疱疹。
区分是不是手足口病引发的皮疹,家长可以记住3个“四”。“四部位”: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预防手足口病“三字经”
手足口病发病人数较多,目前仍无特异性治疗手段,最有效的应对措施就是做好预防。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谨记“勤洗手、远患儿、少聚集、戴口罩、多通风、吃熟食、喝开水、晒衣被”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传染机会。
勤洗手。宝宝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然后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最好用七步洗手法好好洗。大人回到家后应先洗手、换衣服后再跟孩子亲密接触,给宝宝更换尿布、处理宝宝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后也要洗手。平时使用肥皂洗手就行,在怀疑接触病人后,可以选择使用含氯的洗手液洗手。
远患儿。不要让孩子与生病的患儿在一起玩耍,不要相互拥抱,分享玩具、餐具和食物,从而避免感染。
少聚集。人群聚集时,手足口病更容易传播,建议在疾病高发的季节,别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空气不流通、卫生条件差的地方玩耍。
戴口罩。带孩子到医院等人群聚集或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时,要正确佩戴口罩,可防止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阻止孩子用脏手触摸口鼻。
多通风。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
吃熟食。不吃生冷或半生不熟的食物。家长为宝宝准备生食的蔬菜、水果要清洗干净。
喝开水。不喝生水,多喝开水。
晒衣被。带宝宝适当晒晒太阳,增强免疫力。衣物、被褥、毛巾、尿布等物品要经常换洗和晾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