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谷创新医药出海论坛举办 政企学研金共同探寻产业国际化发展新风向

2024
06-06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李格林 / 健康日报
A-
A+

近年来,中国医健创新企业“出海”数量不断增长,交易金额屡创新高,从研发、生产到商业化,相关产业正在加快进入国际舞台中心。6月5日,生命谷创新医药出海论坛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昌平区发改委、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生命园管委会)、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理委员会指导,北京昌发展产业运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昌科金投资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宁波银行北京昌平支行共同主办,业内专家学者、投资机构和领军企业代表共聚一堂,聚焦医药健康国际合作、投资等,通过主题演讲、政策宣讲、圆桌对话等环节,围绕医药健康创新企业出海的趋势前景、模式策略以及机遇和挑战等话题展开讨论,共同探寻医健产业如何乘风破浪寻求增量,“中西合璧”突围海外市场。

 

专家共话医药出海,全球医药开发中国份额升至26.7%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生物制药行业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在这个日新月异的领域中,新药物研发、生产工艺优化、临床应用的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各大生物制药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会上,美国药学家学会会士、美中医药开发协会中国主席、北京门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戴卫国博士发表题为《国际上生物制药(大分子)的最新进展》主题演讲。“从长远看,中国创新药企想要长久生存,一定要有出海的能力。”戴卫国表示,此外,他还给创新药出海提出了三点重要考量因素,包括靶点创新、适应症和全球竞争格局的优势、目标国家如何选择等。

对于技术驱动的生物医药企业而言,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私募股权基金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知名财经学者、原国家开发银行总行风险局李相毅针对《国内生物(大分子)和化学和(小分子)医药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展开了分享。

在全球化的今天,疾病和健康问题不再局限于国界,而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因此,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享科研资源和成果,对于加快新药研发、提高生产效率、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美中首都城市友好协会理事长、大纽约地区南京地区高校校友会联盟创始主席、华东政法大学客座教授唐兆凡发表题为《国际仿制药交流交易平台的必要性及其对中国的重大意义》的专题演讲,他指出:“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在竞争中创造,这就是国际医药技术交流平台存在的意义。”

西方医学之外,近年来,国家也将中医药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政策体系,持续深入推进中药监管改革,同时鼓励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会上,欧美同学会青委会委员、北京市欧美同学会理事、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与传承中心秘书长张朝鑫也就《中医药国际化、标准化及数字化》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据介绍,为推动中医药出海,我国已在挪威、法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搭建35个‘一带一路’传统医药数据平台,中方和海外医生可共享数据,用于中医诊疗和指导制药。

高效配置资源,政策、产品助力医药企业国际化发展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既需要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更需要制度和政策支撑,从而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活动现场,北京市昌平区发改委副主任赵英晖为与会嘉宾详细解读了昌平区科创金融政策,他介绍称:“昌平区高度重视科创金融发展,目前已以构建一流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为主题,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线,形成了‘1+2+N’框架体系。针对企业出海方面,面向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昌平区将根据《关于金融促进未来科学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予以相应补贴。同时,为提升科创企业跨境融资服务,对获得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资质的基金管理人,可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每家机构每年最高奖励500万元。”

“出海”是很多行业增长的重要逻辑之一,它带来了无限机遇,同时也充满挑战,人才、数据、对监管法规的了解等均成为了创新医健企业出海的关键。北京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佟成秀,针对出海人才服务这一痛点,带来题为《全方位出海人力资源服务,助力生物医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主题演讲,她表示:“昌发展人力资源聚焦医药健康企业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诉求,通过本土和海外两大服务方向助力医药健康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公司已有10万+医药、器械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储备,累计完成中高职位2000+个,包括跨国企业全球副总裁、核心部门负责人、CEO、CMO、CFO、CSO等职位的招聘。”

此外,宁波银行也在活动中发布了一款一站式的综合化金融服务平台——波波知了。据了解,“波波知了”是宁波银行新打造的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每年注资2亿组建专家团队,提供法律、税务、工业数字化等14项企业咨询服务,结合企业全生命经营周期,为企业赋能。

医药企业出海是一场比拼实力与耐力的“卡位战”。全球化的路径能否走通,不仅是创新能力的验证,也是拥抱国际市场、创造价值的必经之路。

论坛最后一个环节中,在圆桌主持北京昌科金投资有限公司医疗投资执行总经理吕兵的引导下,凯辉基金投资总监冯柳、丹擎医药首席运营官李红梅、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苏培科、主任药师、教授&博导、国家技术转移海南中心医药大健康首席科学家禹玉洪、鲁宾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总经理兼首席代表叶燕佳6位嘉宾围绕“Biotech国际化发展新风向及国际化策略”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嘉宾一致认为中国医药健康企业出海道阻且长,但只要产业生态伙伴加强合作、协同创新,未来将光明无限。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