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7月12日电 题:不负其名守安澜——洞庭“守堤人”名字里的洪水印迹
新华社记者苏晓洲、袁汝婷、蔡潇潇
7月初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超强降雨,导致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洪水猛涨。湖区很多地方的水位,连续突破“警戒”“超警戒”乃至“保证”水位。面对严重的汛情和险情,湖区有数以万计的干部群众,夜以继日守卫在洞庭湖千里长堤之上。
连日来,记者在抗洪一线采访,发现到处都能遇上名字里带“水”的“守堤人”,比如“洪”“涛”“波”等。他们的名字,浸润着“湖畔人家”关于洪水的记忆,鼓舞着守卫河湖安澜的壮志豪情。
哪里险就要到哪里去
12日上午,记者赶赴洞庭湖畔的湖南省津市市,洪水导致一条省道中断,需走县道绕行。
行至津市市白衣镇,记者发现抗洪抢险的防线近在眼前。马路边大片稻田被洪水淹没,县道也危在旦夕。
43岁的白衣镇党委书记刘波,在抢险现场带领干部群众争分夺秒抢筑子堤。他们用编织袋灌装泥土,每袋足足有80多斤重。
子堤筑成后,记者采访刘波,方知他生于洞庭湖畔。“童年最难忘的一件事,是家乡发大水,父亲用一根扁担挑起两个箩筐,一个箩筐里坐着我,另一个箩筐里坐着我弟弟。”刘波说,“爸爸挑着我们两兄弟,走了二十几公里上山躲水。”
“爸爸给我取名刘波,给弟弟取名刘泳。湖区很多人取名字都喜欢带‘水’,我中学同班同学光是叫‘涛’的就有三个。这样取名字,是希望遇洪平安、逢灾无恙。”刘波笑言。
这些天,刘波和白衣镇100多名干部日夜坚守在一线。“小时候,父亲每年冬天都会扛起铁锹、挑起箩筐去修堤,如今守护着万千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大堤,基础就是父辈们一担担挑出来的。白衣镇有三个水库、两个地质灾害点,丝毫不能大意和马虎。最危险的地方在哪里,我和镇里党员干部们就要去哪里。”刘波说。
抗洪一线是最好的课堂
南洞庭湖畔的沅江市南嘴镇,位于洞庭湖深处。7日晚至8日凌晨,记者在暴雨中登上南嘴镇目平湖大堤,看到堤内村庄二层楼房屋顶,与堤外风急浪涌的洞庭湖面高度几乎持平,“悬湖”之势令人触目惊心。
在这段大堤上,南嘴镇镇长刘洪迄今已经坚守了10个昼夜,其间一度经历目平湖超保证水位的险情。
“我从小在湖区堤垸长大,名字里这个‘洪’字,是因为出生那年正好涨大水。”刘洪说。
十天来,担任责任区段抗洪指挥长的刘洪,和抢险队员们一起清基扫障,一起疏浚或开挖导浸沟,一起巡堤查险处险……
“防汛基础工作,点点滴滴来自湖区人民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教训。”刘洪说,他和镇里的干部这段时间与群众一起守护大堤,朝夕相处中更深切感受到了湖区人民群众不屈不挠、团结一心与洪水搏斗的可贵品质。
“洪水是会造成损失的天灾,但抗洪一线是干部教育最好的课堂。”刘洪说。
“水利人”的理念永远不变
洞庭湖深处有“水窝子”之称的湖南省安乡县,7月初以来遭遇长江高水位、澧水和沅江洪峰、暴雨等“三面夹击”。
34岁的王洪波,是安乡县大鲸港镇的一名防汛中队长。他出生那年遇上发大水,爹妈就给他取名“洪波”。
汛期以来,王洪波的作息是这样的——
凌晨3点起床,开车赶到县城,花一个多小时为中队约140名队员买菜,再送回队里供伙房做饭;天亮后,带队上堤,巡查、排险、挖导浸沟,有时顶着烈日,有时冒着风雨;天黑了,走访周边老百姓家,安顿临时借住的防汛队员……
每一天,他都要近午夜才能歇下。因为频繁出汗和淋雨,每天都得准备三套换洗衣服。
“老是想睡觉,实在困了,就打自己几耳光。”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但我一定能坚持下去。湖区人都懂得‘保堤就是保命’,我是党员、是村干部,必须冲在前面。”王洪波说。
47岁的刘洪流,是安乡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连日来,他像钉子一样钉在类似“调度枢纽”的岗位上。“这是2003年以来最严峻的汛情,超警戒指令我们下了80多次。”
刘洪流生于洞庭湖畔“水利世家”:父亲是乡镇水利站的站长,与水打了一辈子交道,因此给儿子取名“洪流”。刘洪流19岁参加工作,第一个岗位就在堤垸。
1998年,湖南遭遇特大洪水。在那个艰难的盛夏,刘洪流一直守在安保大垸。他说,当年调度防汛人员“基本靠吼”——只能通过电台;监测水位“基本靠抄”——每半小时看水位标尺人工抄录一次;他曾亲眼见到洪水入侵堤垸后,群众拖家带口划着木船、门板甚至木盆逃离,在堤上搭帐篷避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