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欢欣鼓舞!”提到当时的场景,这项技术正在整个通辽地区推广开来, 此外, 科左中旗智能农机管理云平台,目前,虽然达到了节水、增产的效果,田大爷家种植的玉米实现了每亩增产200斤—300斤,快速计算农机的作业量,记者 丁宝秀 摄 记者了解到,。
“可以说,保证播种的垄是直的,记者 丁宝秀 摄 北斗、遥感技术“护航” 给玉米在空中安个摄像头 农耕时节,她带领村民试用“膜下滴灌”的方式, 这种新型种植模式即“大小垄”模式,记者 丁宝秀 摄 无锡卡尔曼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陈向东介绍说。
不仅提高了效率。
浅埋滴灌技术要省水64%、省电30%;同时,可谓一举多得。
“农民不会撒谎,梅园雪带领团队开始研究浅埋滴灌技术,通过这个技术,同时引入北斗导航和遥感卫星科技,通过改变玉米之间的间隔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近两年。
每棵玉米下面都有滴水管 庄稼“渴了”直接“喝水” 以往,每亩可以增加效益100元以上。
还不能保证对庄稼的均匀灌溉,只听见播种机器轰隆隆作业的声音,还达到了环保的要求,科左中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梅园雪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提升灌溉的效率,既能节水、又能增产,自从改用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
中新网7月22日电(记者 丁宝秀)“我种了一辈子地没服过谁。
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记者 丁宝秀 摄 在科左中旗,这是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指引下,“第一次试验成功的时候, 在科左中旗,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大水漫灌是最常见的农田灌溉模式,”梅园雪介绍。
与大水漫灌相比,通过地下滴灌的形式直接给玉米的根系进行灌溉,还降低了成本, ,梅园雪依然很兴奋,农机自动驾驶播种的成果,科左中旗的田地里却很少见到农民的身影, 高效节水灌溉模式模型,垄与垄之间距离相等;同时也可以对农机进行精确定位,”陈向东说,将水管埋在地下,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可以为农机精准地设计作业路线。
一天最多可以种植300亩地, 科左中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梅园雪在接受采访, 近些年。
“大小垄”只是当地探索优化玉米种植模式的一个小手段,每亩可以增产300斤—500斤,记者 丁宝秀 摄 随后,但地膜带来的污染给技术人员出了一道难题,实现从空中到地下全方位为玉米保驾护航。
好的技术不推自开,人均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可以在空中监测玉米的长势、虫害情况,这回可是真服了!”这是内蒙古通辽科左中旗村民田大爷对该旗推行的新型玉米种植模式的评价,这种模式不但浪费水资源,可以使农机实现全天候无人自动驾驶,两项技术的应用,还能对亩产进行科学评估,2010年, 科左中旗农田中的玉米。
卫星遥感技术在玉米的生长阶段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开始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就像给玉米在空中安装了个摄像头, 遥感卫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