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志愿者之子漏斗胸急需治疗 家属发起网上筹款

2020
07-24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逆行上万公里的抗疫志愿者之子漏斗胸急待手术,请援助”。7月23日,一则求助信息引发关注。

  发起人是李司军夫妇,他们8岁大的儿子李晟源自幼患有漏斗胸,胸骨向内凹陷逐渐压迫心脏。一周前,他们前往北京儿童医院治疗时,医生告知,“孩子已经8岁了,必须进行手术”。

  做漏斗胸手术需要植入钢板。李司军说,手术费用约7万元,术后取出钢板还需5万元左右,他们没有积蓄,和亲友借了钱作为手术押金,7月22日,在朋友的劝说下进行网络筹款。

  “很抱歉以这种方式出现在朋友圈里。”李司军在转发时配文说,7月初,他还是以一名抗疫志愿者出现在公众视野。疫情以来,他跟随志愿者团队先后赶往武汉、吉林、北京等地,行驶了7000多公里,“就去支援疫情最严重的地方。”

  李司军回忆,今年3月支援武汉期间,妻子就曾打来电话,提及孩子难受的次数明显增多,劝说他早日回家给攒手术费。 “只是迈上志愿的队伍,就很难退出。在一个地方做完还有下一个地方,我只能把家里的事先忍一忍,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7月23日,李晟源主治医生告诉新京报记者,孩子昨日已顺利完成手术,目前恢复良好。

李司军与小儿子李晟源。受访者供图

  父亲

  8岁大儿子患漏斗胸急需手术

  李晟源在1岁时被诊断为漏斗胸,从小胸骨向内凹陷,体力也比别的孩子差。

  李司军说,这两年孩子的病情持续加重,“要是隔几天不吃药,他就呼吸困难了。漏斗胸压迫心脏,现在心脏有点错位了,脊柱也有些弯曲。”

  此前医生曾告诉他们,5到8岁是做漏斗胸手术的最佳时间,因为孩子这个时期的恢复能力强。李司军提到,他退伍后一直做电焊工,妻子没有工作,只能勉强维持家庭生活,孩子的手术就一直在拖着。

  李晟源今年已经8岁了,难受的次数明显增多。7月17日,母亲曹丽丽独自带着他来到北京儿童医院治疗。她回忆说,医生检查后直接说了两个字,“手术”。

  今年6月,李司军跟随志愿者车队来到北京新发地进行消杀工作,这次在医院附近的酒店和妻子、孩子汇合。“因为疫情我一直在外做志愿者,离家几个月了,没想到是因为了给孩子治病相聚。”

  做漏斗胸手术需要植入至少两块钢板,而一块钢板要近2万元。李司军说,他们没有存款,家里还欠着几十万的外债,只好和亲朋好友借钱,总算在5天内筹集到5万元的手术押金。

李司军夫妻二人在筹款平台上发布的求助故事。截图

  求助者

  筹款12万元作为治疗费用

  是否要进行网络筹款,李司军很犹豫。他说,总觉得自己作为志愿者,不应借此博取大家的爱心。直到有朋友来医院劝说,“你遇到困难了,大家帮你,你还可以继续做志愿者回报社会。”

  7月22日上午10时许,李司军和妻子在水滴筹发起筹款,所需金额为7万元,并发表名为“逆行上万公里的抗疫志愿者之子漏斗胸急待手术,请援助”的求助故事。

  求助文章中提到,李司军自今年2月份疫情暴发以来,作为志愿者先后赶往武汉、绥芬河、牡丹江、吉林舒兰、北京,历时5个月,行程上万公里。在此期间,妻子在家照顾孩子,家里无经济收入,无法支付孩子漏斗胸手术费。

  不到两天时间,他们已筹集到7万余元,有上千人伸出援手。

  “我们原本的筹款目标是7万,作为手术费用。”李司军说,但昨天手术完成后,医生说后续取出钢板,还需5万元左右的费用,所以他们又把筹款目标改为12万元。

  7月23日,李晟源的主治医生告诉新京报记者,孩子昨天下午顺利完成了漏斗胸手术,恢复状况不错。“漏斗胸会导致胸壁畸形,如果不及时做手术,会对外观产生影响,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严重的漏斗胸甚至会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

  李司军提到,早在今年3月左右,他在武汉做志愿者期间,妻子就在电话里告诉他,儿子难受的次数明显增多,劝说他早日回家给孩子攒手术费。

  他一边为孩子的病情担忧,一边又放不下自己的志愿者工作。李司军说,“一迈上志愿的队伍之后,很难退出,因为你在一个地方做完志愿者还有下一个地方,我只能把家里的事先忍一忍,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李司军在牡丹江红旗医院做志愿者。受访者供图

  志愿者

  “就去疫情最严重的地方”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