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武陵山,群峰苍翠,溪水如练。在湖北恩施来凤县的鳌头山下、鸭滩河畔,雷美央打望着大河镇中心小学,眼中满是不舍。
两年前的建党节当天,身为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德胜小学语文教师的雷美央,历经1300多公里的辗转跋涉,来到来凤县城。
“这个车有点破,真委屈你了!”大河镇中心小学校长傅开国、德育教师田治邦开着一辆双排座带车斗的农用车,想着在接支教老师的同时,也拉一批教学资料回学校。
“这个车你们能坐,我也能坐。”就这样,雷美央乘着这辆柳州五菱,来到了距离县城40公里的大河小学,投入到东西部协作的杭州恩施教育帮扶事业之中。
两年支教时间里,从大河小学三尺讲台上的教师,到挂职来凤县教育局东西部扶贫办公室主任……雷美央的工作角色在变,但工作要旨却始终如一——尽己所能教好学生,尽己所能帮助年轻教师教好学生,让杭州“有温度的教育”温暖更多山里娃。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
“我喜欢当班主任,我把班级当成一个家。”在30余年的教师生涯中,雷美央担任过近30年的班主任。交接了自己在杭州德胜小学所带的班,来到大河镇中心小学的雷美央,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
“带了课外书的,举手。”没有一个人。
“想读课外书的,举手。”大部分学生都举起了手。
几堂课下来,雷美央感觉到,孩子们过于沉默、缺乏自信、知识量不够、文本交流时没有共鸣……她深知扩大孩子阅读量的紧迫性,要把学生引向广阔的书海。
大河镇中心小学本部加上6个教学点,共有2600多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占70%以上,课余生活十分枯燥。学校只有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图书室,存书是以前初中部撤并时留下的,内容不适合小学适龄儿童阅读,人均藏书不足半本。
捐一份书香,留一份真情。倡导成立“爱心书社”的雷美央,将目光转向自己的“娘家人”。一封封募捐倡议书,一通通募捐电话……几个月下来,杭州拱墅区32所学校,为大河小学捐赠了3万多册图书。不少杭州企业也捐款捐书,总价值140多万元。
2019年6月21日傍晚,在操场散步的雷美央突然发现,“爱心书社”窗口的灯亮了,全亮了。随着图书越来越多,大河小学将部分图书“漂流”到学校各个班级,成立爱心图书角,在各点校建立“共享书屋”、爱心书社分社,让书到完小、教学点流转,让学生经常看见新书。
光是让学校有藏书远远不够,更要让学生“腹中有书”。
雷美央发现,学生在早餐和上午第一节课之间、午间有较长一段时间荒废了。于是,她在自己所带的506班开始进行晨诵午读,阅读中外经典,所带班级语文成绩从原来的年级倒数第一跃居年级第二。随后,晨诵午读在全校推广开来。为了营造愈加浓厚的书香氛围,雷美央又策划组织了在世界读书日启动为期一个月的大型读书节。
雷美央一直以来深信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她不想因为孩子的成绩而给他们贴上标签。她说,有温度的教育,就是要用慈母之心、严师之心、益友之心这“三心”,来点燃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健康、阳光、全面地发展。
留下一支不走的教师队伍
两年前,在接到雷美央的时候,傅开国在车上就和她聊开了:大河小学教师队伍薄弱,希望她把更多心力放在帮扶青年教师的成长上。
大河镇中心小学有105位老师。其中,40岁以下有53人,37人教龄在5年以下,年轻老师居多。其实不只是大河小学,恩施许多乡镇的小学师资流动大、非科班出身教师多。
优秀的年轻教师,是教育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基石。如何解题?雷美央给出自己的解法,变“输血”为“造血”,以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构建集教学、科研、培训、课程建设等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学习与传播先进教育理念的共同体。
2018年10月,杭州、恩施两地首个教育帮扶工作室——来凤县“美央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启动建设。工作室下设工作间(师徒谈心室)、近墨轩、爱心书社3个固定活动室。2019年4月,工作室被命名为“来凤县名师工作室”。
拜一个师傅、读一本好书、专一项技能、上一节好课、讲一个好故事、写一篇好文章,这是工作室实施的“六个一”工程。此外,工作室辟有教师大讲堂、教学研沙龙、师徒结对制、团队活动坊四大板块。
2020年春季,工作室模式向来凤县部分学校推广。有时为了做推广讲课,雷美央要在蜿蜒山路上每天来回上百公里。
依托这个平台,年轻教师不仅可以彼此交流,还能与杭州名师结对子,到杭州的学校跟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