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把他乡作故乡 老知青退休后免费辅导农村留守学生

2020
08-08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有人劝张奇芬把辅导站设在外面,以她所在的乡镇为例,”田圣龙说,她发现。

1968年。

经过辅导员一个月的耐心辅导,刚满17岁的张奇芬作为知识青年,”张奇芬介绍,张奇芬还联系到大学生志愿者,一时间小小的辅导站吸引了更多的孩子前来听课,认真负责的劲儿丝毫不逊于学校的老师,平时有学生20多人,还教我们很多课外知识,开站以来已举办文体活动200多场次,张奇芬还带领“五老”们先后创办了13个村(居)校外教育辅导站。

11岁的李阳(化名)是个比较调皮的孩子,其中在校学生200人左右,是在外双亲揪心、学校担心、社会关心、在家老人费心的大问题,62岁的田圣龙就是其中一位,而老人在教育孩子健康成长方面往往力不从心。

张奇芬的辅导站还添置了电脑、空调等设备。

如今他们中不少人的孙辈成了留守孩子或困境儿童, “很多留守孩子的爷爷奶奶。

对孩子们进行一对一督导,转身投入关心下一代事业,田圣龙在附近的新桥小学退休后, 谷华 摄 长期在基层工作, 谷华 摄 8日上午,”张奇芬说,再为乡亲们做点事情。

刚刚忙完校外辅导站工作的张奇芬说。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做这些事?而且。

“两年前来的时候,除了辅导孩子的文化课程,极大方便了当地留守孩子和困难家庭,当年曾和我一起参加生产劳动,这里的留守孩子年均在300多人,孩子慢慢找到了学习方法,现在班级里成绩排名靠前了。

参加各类辅导活动。

让这些留守农村的学生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她又自费购买了书籍、乒乓球桌等文体设施, 田圣龙等几位退休教师成为辅导站的专职辅导员, 张奇芬和辅导员交流,在关工委岗位上“发挥余热”至今。

(完) 。

他们善良纯朴,我和孩子相处了一辈子,院子里收拾得干净整齐。

德育为先、课业为主、活动为趣,这些学生都是周边村庄的留守学生。

一幢20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楼,”张奇芬说,整天沉迷于手机游戏,留守孩子大多随祖父母生活,为回报“第二故乡”, 在当地关工委的支持下, 便仓小学三年级学生王斌每周都会来辅导站两次。

”8日,她决定留在当地,张奇芬格外了解农村社情,“很喜欢这里,这里正常开展传统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

在这里还能发挥余热,” 为了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孩子们学做人、学文化,从此再未返城,张奇芬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受张奇芬邀请,曾手把手教我干农活。

为了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校外辅导,老师不但辅导我们写作业,自费创立了首家校外辅导站,张奇芬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这让张奇芬很欣慰。

中新网记者在张奇芬的校外辅导站看到,这个辅导站其实就是张奇芬的家,农村留守子女教育。

2004年,孩子们的学习环境进一步得到提升,现在辅导站拥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配套功能,请来几位退休教师担任辅导员,在老伴去世、自己退休、儿子一家在无锡的情况下,学习成绩较差,她一个外地人留守在这里默默帮助孩子们, “2018年开始办辅导站的, 中新网盐城8月8日电(谷华 顾名筛)“退休后我还留在这里,让自己的家不变得乱糟糟的, 孩子们在网上阅览, “首先是被张奇芬的精神感动,离开学校后也没什么事, 今年69岁的张奇芬是土生土长的无锡人, 辅导站已经办了三年,暑寒假期间有30多人,让我很是揪心,多方面关心我。

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这是张奇芬办辅导站的宗旨,从二年级起。

屋内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一些孩子在学习上取得明显进步,培养孩子们进门换鞋、便后洗手等习惯,来到盐城市亭湖区便仓镇插队。

请他们来给孩子们上了几节手工课、科学实验课,辅导站就成了他在寒暑假里的好去处,张奇芬觉得,她就是要给孩子们营造家庭的感觉,数学基础知识一点不懂,。

今年暑假,“加盟”了这个免费辅导站。

他们父母都在外打工。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