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抗疫中的三张“洋”笑脸

2020
08-10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新华社海口8月10日电 题:海岛抗疫中的三张“洋”笑脸

  新华社记者严钰景 陈凯姿

  韩裔美国人全大卫在海口经营的一家西餐厅,几乎成了海南大学学生们的“第二食堂”。虽已放暑假,仍有不少留守海岛的学生光顾大卫的店,除了饮食地道美味,更是源自疫情期间他们与大卫结下的深厚友谊。

  疫情发生以来,全大卫、劳拉、沈义扬三个老外的故事,在海南岛广为传播,他们的笑脸一直印记在大家的脑海里。  

  学生们还记得6个月前收到的一份特殊礼物——280份鸡肉三明治和石锅拌饭,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刚暴发的时候,全大卫送到海大留守学生们手中的。“很多学生加我的微信表示感谢并发来开心用餐的视频。”大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掩饰不住喜悦。

  3年前,全大卫从纽约来到海南生活,在海口开了一家餐厅。疫情暴发后,他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关闭餐厅。“我注意到,海大学生每周都会点一次集体外卖。”大卫想,应该请他们吃顿饭,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联系学校、选餐、备菜、包装……为了准备这顿爱心餐,全大卫带着8位员工,整整忙了3天。

  2月底,海口市面口罩严重短缺,大卫发现身边不少人焦虑不安,热心肠的他坐不住了。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从韩国买来6000只医用口罩,免费发放给市民。“海南是个好地方,这里已成为我的家乡,我们这些‘老外’,也都想为防控疫情做点事、出份力,和中国人民一起战胜疫情。”全大卫说。

  与大卫捐助物资抗疫不同,爱笑的南非籍英语教师劳拉·荷兰通过精神上的鼓舞,为海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贡献。

  疫情初期,许多海南人都看过名为《请不要摘下口罩》的英文短片。一名红发碧眼的外国美女,呼吁大家听从社区安排,安心居家,还表达了对中国抗疫必胜的信心,片中主角正是劳拉。

  视频开头,劳拉身披五星红旗,站在楼顶天台俯瞰整座城市。被口罩遮住的脸上,一双蓝眼睛透出坚毅的目光。“这么打扮是为了表达自己声援武汉、力挺中国,提醒大家戴好口罩,保护好自己就是为这场战‘疫’做贡献。”她说。

  已在海南工作生活两年的劳拉说,自己早已深深爱上了这个温暖美丽的小岛。“面对困境,人容易变得自私和冷漠,作为一名教师,我有义务传播一些正能量的理念。”

  如今海南早已恢复正常生活状态,劳拉也重回讲台,并且因为个人超强的传播力和感染力,被海南国际传播中心聘为特约外籍主持人,采访了不少在琼外国人复工复产的故事。

  “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社会责任感和凝聚力,这是最值得骄傲和称赞的地方,也使留在中国的外国人感到安心。”劳拉经常在海外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她和自己的学生们相拥开怀大笑的照片也收获了无数点赞。

  海口市人民医院全科医生蒂姆·斯蒂芬,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在海南工作生活了近7年。他更喜欢别人叫他沈义扬“沈大夫”。“致力于帮助他人、传扬义行,让更多全科医生守护人们的健康。”沈大夫总是非常乐意向前来就诊的中国患者解释自己中文名字的含义。

  今年2月初,沈义扬一家从海外度假回来,接到海口市社区通知,需居家隔离14天。隔离期间,他除了录制小视频教网友正确佩戴口罩等防护知识外,还志愿当起了“家庭医生”。

  “一些外国朋友、海南的邻居,包括我孩子的同学及家长,关于疫情有不明白的问题,都会来问我。我也会通过微信、电话为他们解答。”沈义扬笑着说。

  为谨慎起见,除了简单的“远程问诊”,他还会把海南的发热门诊、医院免费咨询服务的信息转达给大家,减轻大家对疫情的焦虑。医生这个身份,让沈义扬成了身边亲友、邻居最信得过的人。

  经常跟外国人打交道的海口市民杜科文说:“在海南岛的许多外国人,参与了各种形式的抗疫,真了不起!”

【编辑:黄钰涵】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