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多区中学近视率下降 专家:近视“防线”需前移到学龄前

2020
08-14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广州多区中学近视率下降
  专家:近视“防线”需前移到学龄前

  根据广州市教育局最新公布的广州市中小学整体近视率和各区近视率,2019年广州的中学近视率较上一年有所下降,小学则略有上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学校和医院获悉,近年来为减少“小眼镜”的出现,不少学校在近视防控上各显神通,眼科医生则呼吁,近视防控战线需要前移到学龄前,小学阶段应家校齐发力,继续提升防控力度。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泽楷、任珊珊 通讯员邰梦云

  广州学生最新近视率出炉  

  2017年至2019年的《广州市教育统计手册》的数据显示,广州市小学近视率呈现小幅上升的趋势。2017年广州市小学近视率为23.46%,到2018年升至26.71%,2019年则是27.75%。

  2019年的数据显示,广州11个区中,从化区和增城区的小学近视率均低于20%。另有6个区的小学近视率在20%至30%之间,3个区的数据高于40%。而在2017年,一共有4个区在这一数据上低于20%。

  初中阶段的近视率则比小学阶段明显上升。2017年、2018年,广州初中学生近视率分别为50.55%、55.43%,2019年维持在55.34%。

  从各区来看,这几年广州市有多个区的初中近视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海珠区从2018年的72%降至70%,番禺区从2018年的54%降至51%,花都区从2018年的53%降至49%。白云区和黄埔区则从2017年开始,连续三年下降。白云区过去三年的近视率分别为54%、53%、52%。黄埔区则是58%、55%、48%。

  到高中阶段,近视率攀升至70%以上。2017年,广州市高中近视率为73.19%,2018年为77.33%。到2019年,这一数据维持在77.30%。

  整体数据没有上升的同时,部分区的高中近视率也在下降。2019年黄埔区降至73%,花都区降至69%,荔湾区降至86%,海珠区降至86%,越秀区则连续三年实现下降,2019年越秀区高中近视率为86%。

  学校做法:

  运动帮助学生预防近视

  前不久,黄埔区新港小学校内统计发现,和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相比,各自班里的近视学生数整体上有所增加,但每个班增加的人数都未超过3人。该校3个校区一共有46个班,此前每个班大多没有近视学生,有近视学生的班级至多也不超过3人。

  该校校长温丽珍认为,学校近视学生少的主要原因在于提倡和鼓励学生多进行体育运动。该校坚持贯彻每日“阳光运动一小时”。除非出现极端天气,基本会将每天30分钟的“体育大课间”贯彻执行到位。为了贯彻到位,也因为老师们在“大课间”带学生也很辛苦,该校将“大课间”的30分钟时间,折算成课时。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运动,新港小学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有保障。硬件方面,该校3个校区均有足球场,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运动空间。软件方面,该校46个班一共配备了10位体育老师。从2010年开始,新港小学实行“足球进课堂”,每周每班有一节专业足球课。此外,每个学年的第一学期该校举行男足联赛,第二学期则是女足联赛,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比赛中。

  除了提倡体育运动,温丽珍也将学校低近视率的原因归结为班主任工作到位。比如从低年级开始,班主任老师们就强调个人卫生,强调洗手,强调眼保健操要做到位。在了解到学生整体近视率有所上升的情况之后,学校向家长发出提醒,尽量别让孩子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即使孩子要使用这些设备去查找资料,也要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

  另一所黄埔区的小学同样以提倡运动来预防学生近视。荔园小学同样重视“大课间”,也推进足球、街舞等运动进课堂。除了这些,还有个性化的“430”托管服务。荔园小学“430”个性化托管即学生在下午放学后,学生在学校托管后,可自主选择托管形式。学生可选择在图书室阅读,也可以选择在操场进行各种运动,而不是在教室做作业,而且学生可以在学校“托管”至下午6时。

  专家建议:

  近视“防线”宜前移至学前阶段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从总体来看,近视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推迟青少年发生近视的时间,延缓近视加深的速度。”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与低视力科杨晓教授表示,要降低近视发生率,“防线”宜前移至学前阶段,在小学阶段则应“严防死守,寸土必争。”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要发挥“同伴教育”的作用,在学生中树立起“课间时间多去户外,合理用眼科学护眼”的观念。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