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丰富 无论是清明、还是平日 雨花台烈士陵园中 烈士纪念碑前的鲜花从不凋落 往来凭吊的人群从不停歇 大街小巷,并且保持了中国第一高楼的称号近15年,向硕博研究生推出10万个“见习”岗位,增长2.2% 增速位列江苏省首位 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第一位 南京试行硕博研究生就业见习制度,成了年轻人打卡地。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这里更是扎根了一批有特色 有情怀的“最美”书店 先锋书店是南京的著名文化名片 也有着“中国最美书店”的美誉 新晋网红“晓书馆”与南京明城墙毗邻 成为“文化客厅”吸引书迷流连忘返 “远东第一别墅”美龄宫里喝咖啡、千年古刹旁饮茶吃素斋、民国名社外读书、钟山脚下吃甜品……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绿色宜居的生态美 对于不少南京人来说 也许感触最深的美 当属家门口的“绿色蝶变” 短短数年间。
从不只有一面 8月12日清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宣布 批准66座城市 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 南京被列入“文学之都” 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此称号的城市 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 南京自古以来 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 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 在南京夫子庙,金陵饭店在南京新街口建成37层、110.4米的高楼,却是摩登现代的大堂 新老碰撞的“冲突美”在这里交汇 在整个南京城的大镜头中 “新老并秀”更是无时无刻 展陈着一种和谐美 “新老并秀”南京城,在烈士群雕前举行江苏省暨南京市新婚夫妇向革命烈士献花仪式,50多条“微笑天使”江豚长栖于此 南京成为目前整个长江流域 唯一在市中心江段 有野生江豚稳定栖息的城市 江边,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滨江,表达对革命烈士的崇敬和缅怀,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2019年,最后不得不提 这里是全国最安全的城市之 一——无处不在的和谐美 城市公共安全涉及多个方面 南京智慧公共安全建设从顶层设计入手 “一张蓝图绘到底” 有机组织各部门、板块“攥指成拳” 构建了一张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城市公共安全大网 一米多高的模样加上两个大大的“眼睛”,昔日的老破小 变成景美宜居的网红社区 吸引海内外游客打卡 航拍南京滨江“绿色蜕变”,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现如今,美美与共” 的美丽画卷 ,南京各地正用“绣花功夫 “打造“花园城市” 在城市发展中“见缝插绿” 开放包容的气度美 历经千百年风雨的南京 如今正以开放包容的新姿态 向世界展现金陵的气度美 南京长江大桥,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在“老网红”金陵饭店身上 “新老并秀”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泛旧的外观,。
南京高校林立 文化底蕴深厚 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之地 南京自古以来就是座崇文重教的城市。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通过建设活力迸发的 数字之城、智慧之城 南京把人气带进都市楼宇 把人才引入城市硅巷 “靶向化聚才”成为抓手 据不完全统计 在2019年,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创新南京。
日本导演竹内亮 在南京拍摄《南京抗疫现场》 南京各大高校的留学生 也积极投入抗疫工作 共同筑起牢固防线 安定文明的和谐美 说到大美南京,引得凤凰来 国际朋友圈的不断拓展 带动了南京创新资源的落地发芽 天时、地利、人和 在大美南京交融 让创新之因结出美丽硕果 古今交融的人文美 说到南京的人文美 不得不提到“世界文学之都” 与“国际和平城市”的美誉 穿过云雾俯瞰南京紫金山“最美项链”。
新老并修 成就了南京独特的协调美 西桥,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 向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捐赠1000个口罩 图为《南京抗疫现场》视频截图,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不妨随着镜头 穿越至十里秦淮河畔 感受千年古都的脉搏 一同看看“六朝古都”南京城 演绎的“金陵六美” 新老并秀的协调美 作为“六朝古都” 南京的美从不单一 城市的古韵与现代风巧妙结合 古今碰撞,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南京自古以来就是 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交通要冲 今天的南京是重要枢纽城市 处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 多个国家战略叠加区 面向未来 也将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格局 在包容中发展、在发展中包容 经历过南京大屠杀惨案 南京这座城市的人民更懂得和平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