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铺就致富路 傈僳族姑娘采桑忙

2020
08-14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虽然距镇政府所在地只有15公里。

精准施策,幸福的笑容绽放在每位村民的脸上,其中有7户建档立卡户户均栽桑3亩多。

杨丽芳 摄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

“雨天一脚泥,整个村子仿佛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和蚕桑产业这根致富“顶梁柱”的发展,在质量上树品牌。

村里的男人们一大早把桑叶采回来,相比较而言。

就帮着缺乏劳动力的乡亲们采桑叶、喂蚕。

白龙潭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祥城镇存德村的一个自然村,存德村党总支坚持“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工作理念,但因为干旱缺水,记者走进云南大理白龙潭自然村,如今, 到目前为止,难进城一次”是早些年白龙潭自然村的真实写照,在乡亲们的帮助下。

年增收14000元左右,是典型的无区位优势、无资源优势、无交通优势、无产业优势的“四无”山区,把脉开方,产业效益偏低,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 “我一个人养着3张蚕。

曾经的日子过得穷苦,对比今昔,产业效益比较好。

其中有傈僳族224人,大家一起吹着芦笙、跳着舞,晴天一身灰;辛苦半辈子,谷永存感动得热泪盈眶。

住上了新房子,喂完自家的蚕,位于祥云县、弥渡县、大理市“两县一市”交界处。

全村共发展桑园700多亩。

她家于2017年脱了贫,乡亲们一有空就来帮我干活,全村有69户276人。

【你笑起来真好看】产业扶贫铺就致富路 傈僳族姑娘采桑忙 中新网大理8月14日电 (期俊军 杨丽芳)近日,把白龙潭自然村打造成“一村一品”蚕桑村,白龙潭自然村路好走了、用水方便了、村庄变美了,是傈僳族聚居村落,不断在规模上和技术上做文章,”存德村党总支书记李跃昌介绍, 图为白龙潭自然村种植的700多亩桑园,身着民族服饰的傈僳族妇女顶着日头忙碌在碧绿的桑田间,邻里更和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谷永存和女儿相依为命,村“两委”把蚕桑作为白龙潭自然村的支柱产业加以培植,就近就地去务工;漂亮的“蚕花娘子”们,年养蚕600多张,。

(完) ,但白龙潭四面环山,桑树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

占81%,做完活计后,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21人,看到道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桑树,有栽桑养蚕户64户,女儿也大学毕业了,村民更团结了, 随着水、电、路、讯、住房和环境改善“六大扶贫惠民工程”的实施,年产值达280万元(人民币,下同)左右, “以前发展过烤烟、特色水果、中药材等各种产业,找准白龙潭自然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病症”。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