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建筑领域的运用将在本届服贸会集中展示 智能制造缩短施工周期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月底封顶
9月,我在服贸会等你
“双奥场馆”水立方20天实现“水冰转换”、智能制造让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工期缩短7个月、3360块玻璃构成国家速滑馆曲面幕墙……昨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建筑服务专题品牌企业行举办,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建筑及相关工程领域服务专题作为本届服贸会服务贸易十二大领域之一,将集中展示现代信息技术在建筑领域的运用。
水立方20天可实现“水冰转换”
昨日,北青报记者来到国家游泳中心,比赛大厅目前呈现的是标准泳池,场馆宽敞明亮。
中建一局副总工程师杨晓毅介绍,为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壶赛事,国家游泳中心将从市民熟悉的泳池变成冰面。去年底,国家游泳中心初次完成了“奥运标准”冰面的制冰工作,“冰立方”首次亮相于世人面前,成功举办了中国青少年冰壶公开赛。国家游泳中心成为 “水冰双向利用”、综合利用和持久利用最有代表性的“双奥场馆”。
据悉,中建一局20天即可完成“水立方”变身“冰立方”场馆改造。从泳池变身冰场,搭建转换结构是改造的首要难题。中建一局“冰立方”项目应用BIM技术,搭建起由2600根薄壁H型钢和1570块轻质混凝土预制板组成的转换结构,为冰场架体的钢梁和混凝土预制板都编辑了数字身份,在转换施工中精准有效地将每个构件复位。
智能制造让施工周期缩短7个月
北京建工集团负责建设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目前还处于建设中,未来它将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投入使用。
北京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樊军介绍,目前,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总用钢量达12.6万吨的钢结构还在施工中,预计到8月31日,工程主体结构将实现封顶。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是所有冬奥场馆中建设最晚,也是建设体量最大的场馆。因此建设难度系数大、工期也比较紧张,仅有31个月,所以建工集团在建设中采用了多项智能制造技术确保建设顺利进行。比如,针对大量的焊接作业,项目选用了锂电有轨焊接机器人进行大截面厚板焊接作业,采用测量机器人进行人工无法实现的危险作业等。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总工程师陈硕晖介绍,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智能建造技术,有效地缩短了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的施工周期,将38个月缩短至31个月,缩短了至少7个月,
亚洲最大的全冰面即将亮相
在北京城建集团负责的国家速滑馆项目现场,备受关注的大冰面已经进入了冰板层的施工,1.2万平方米亚洲最大的全冰面即将亮相。同时,目前国家速滑馆正在进行机电管线和屋面安装。
据项目经理张怡介绍,国家速滑馆屋顶吊顶部分不仅呈现银色的丝带效果,而且还具有功能性。吊顶上由31道低辐射镜面吸声膜构成,具有吸声和保温的效果。
场馆的曲面幕墙外立面则由22根“冰丝带”环绕,平均每条冰丝带约622米长。外立面二层以上为天坛形曲面幕墙系统,使用的总玻璃数量为3360块。
张怡告诉北青报记者,为了实现波浪曲线的效果,每一块玻璃都是私人定制,尺寸不尽相同。除了外形美观之外,“冰丝带”还可以通过程序呈现不同效果的灯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