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解码·大医论道】王守东: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更是世界人民的瑰宝

2021
07-20

中医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瑰宝,几千年来一直守护着中华儿女的健康与幸福。近年来,中医药及中医文化也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所熟知与认同,这背后离不开无数中医人的不懈努力。本期节目的嘉宾就是这样一位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将中医药文化带向世界、提升中医国际影响力的传播者。他就是山东慈济医院院长、国际标准组织(ISO/TC249)中医专业技术委员会标准制定专家、世界卫生组织中医传统医药标准制定专家王守东。

【嘉宾简介】

 

王守东教授 山东慈济医院院长 主任中医师 博士生导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门诊和深圳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门诊专家。美国针灸执照医师。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标准组织ISO/TC249标准制定评审专家。四十年以上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擅长骨伤科、癌症康复、疑难杂症及抗衰老等多个领域。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问题一:王院长您好,我们不难发现,医学学科不断细化是当前的主要疾病防治趋势,那么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发现利用“整体整合观念、辨证辨病施治的思想指导下的中西医整合技术与手法”来治疗疾病是更加科学与合理的?

        王守东这其实体现的还是中医在千百年来的临床工作中所总结出的经验,也是中医文化当中的精华之一,简要来说就是“整体整合、辨证施治”。

        首先我们来说“整体整合”。中医在治疗过程中更加看重整体的概念,也就是“医人”而非单纯的“医病”。人体的心、肝、脾、肺、肾构成了五脏,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构成了六腑,再加上人体内的经络系统等等,最终构成了人的整体。中医的治疗,也恰恰就是针对患者进行整体性的调整,使其达到健康的状态,并不是单纯的治疗某种疾病,这也是一种治疗的境界。而整合指的则是治疗的综合方法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推进,新的治疗手段也层出不穷。医生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将多种有效且副作用相对较小的治疗方式合而为一,对疾病进行有效干预,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癌症为例,一些患者和家属在治疗过程中往往过分关注肿瘤与癌细胞,而忽略了人作为一个整体,由疾病所带来的身体各种指标的改变。中医的治疗则能够通过对患者身体与心理的双重调整来使患者的身心状态达到一个健康或是相对健康的状态,帮助患者抵御疾病的侵袭,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痛苦。

王守东教授受聘山东慈济医院院长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辨症施治”,这同样是中医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中医在治疗过程中将患者视为一个整体,各种疾病也都有着一定的共通性。但不同的患者由于体质、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的区别,在疾病的发生和症状方面也都会存在细微的不同。因此医生在问诊与治疗时也不能单纯地以疾病种类作为唯一依据,应当对患者体质与疾病所存在的特异点加以重视,并通过药材的配伍与治疗手段的应用来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好的中医应当做到“一人一方”,即根据患者自身特点,为其开出最合适、最有效的药方。这种治疗方式同时也是中医药文化流传千年所凝聚出的一种哲学,它的土壤也不仅仅局限于临床治疗,在我们日常生活、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将其融会贯通,也同样对我们的人生大有裨益。

王守东教授深入藏区义诊

        在我从医几十年的经历当中还有一个最切身的体会那就是我经常对患者说的:“我作为医生,只能帮到你三分,剩下的七分需要你自己来帮助自己。”也就是说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起自身的健康意识、培养起自身的健康素养。生病时,医生可以帮助患者解决医学方面的专业问题。但对于我们身体健康影响最大的,还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每一个人日常的生活习惯、健康习惯等等。只有从根本上重视健康,从自身做起改变不良习惯,才能够真正地帮助我们获得一个好身体,做到 “少得病、不得病”。

王守东教授为患者诊脉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3.9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1.2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1.1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