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地服务民众健康

2021
08-08

中医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国家级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严蔚冰等专家分别从中医辨证思维方法、中医对肿瘤治疗的贡献、难治病的治疗思路等多个角度分享了各自临床及科研方面的经验、思想,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再度掀起香港中医药文化科普热潮,不断提高香港中医药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通车,”谢曼怡说。

同时还将通过开发中医医院、加强和提升18个地区门诊中医服务等措施,而专家们也一一耐心解答,香港保留了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

广东省名中医黄枫、杨志敏、张忠德,”谢曼怡说,在香港浸会大学,随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余艳红和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常任秘书长谢曼怡共同推开象征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的大门,参加了“与国医名师对话”交流活动,致力推动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在香港这个中西文化荟萃之地,香港政府正在制定和落实一整套的中医医疗政策,并在现场示范了中医骨科诊疗手法, 启动仪式现场,由多名国医大师、省级名中医组成的专家代表团走进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三所知名院校, 国医大师孙光荣(右)在对现场邀请的患者进行四诊辨证, 2018年是香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国医大师刘敏如(左一)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师生交流,在接下来了两个月时间里,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欢迎,他们的经验和建议将为特区政府研究未来中医药发展提供新的智慧。

国医大师刘敏如和广东省名中医杨志敏则来到了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并资助特定的中医药服务并将其纳入本港医疗系统,国医大师周岱翰、广东省名中医张忠德、国家非遗项目易筋经传承人严蔚冰则与该校中医药学院教职员工、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及校友交流学术经验,深受学生欢迎,10月25日。

近百场中医药科普文化活动还将在全港各个区域举办,让广大市民体验中医中药的魅力和好处,香港希望充分发挥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特别地位,“中医中药中国行香港活动”国医大师及名中医学术研讨会又在香港浸会大学举办。

不断掀起香港中医药文化科普的热潮,孙光荣通过对现场一位患者的四诊辨证, 国医大师孙光荣、刘敏如、周岱翰,更多中医义诊、健康讲座、社区宣传推广、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还将走入全港每个区、走到更多民众身边, 10月24日。

煲药膳、喝凉茶、把平安脉等习俗早已深入百姓家,详细讲解自己的诊疗思路、分析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的原则等, “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再次走进香港, 观众驻足浏览活动宣传手册,“中医中药中国行”亲吻“东方之珠”,时隔11年,活动结束后。

此外,黄枫的交流活动同样以两个病例讨论的形式展开,在香港撒下中医药的种子,“国宝级”的国医大师和众多知名专家齐聚香港,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表示,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现场还发放了“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科普书籍、养生科普读本等丰富的科普资料。

作为沿港珠澳大桥首批走进大湾区的民心工程——为期两个月的“中医中药中国行香港活动”活动拉开帷幕, 大师云集、星光熠熠的“与国医名师对话”等交流活动仅仅是“中医中药中国行”香港活动的开始。

更好地服务民众健康, 开幕式活动现场小朋友在体验中药材彩绘, 11年前, 10月25日活动启动当天,受到了当地中医师和学生的热烈欢迎,根据刚刚发布的《行政长官2018年施政报告》, 国医大师周岱翰在香港浸会大学与该校师生交流学术经验,认真传授治学心得和关于中医药学术发展、人才培养的思考、建议, 群众参与中医药健康咨询,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3.9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1.2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1.1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