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究竟有多难?

2021
01-03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究竟有多难?

  ■本报记者 姜澎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全新的理念与模式,还需要克服经费、体制、机制乃至各种资源的约束。过去十多年,国内高校进行了诸多探索。

  日前,教育部印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的名单,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共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基础医学六个基地入选。这个成立于2009年的特殊学院最初定位就是创新拔尖型人才培养实验特区,创始院长是时任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之所以会有如此安排,是因为即便在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使命的实验特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也远非一帆风顺。从办学经费到师资,从办学场所到体制机制乃至学生的选拔,都困难重重。日前,致远学院创始院长张杰接受记者采访时回顾了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窗口期比预计的还要短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的发展历程,其最大作用就是全面支撑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大学在全球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也取得了世界的认可。

  执掌上海交大十年,张杰亲历了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时期。他说,在去年的各大排行榜上,前百位几乎都有包括上海交大在内的中国高校,但是十多年前,这是不可想象的。

  毫无疑问,如果用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或者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等高标准来衡量,中国的顶尖大学与世界顶尖大学仍然有巨大差距。但是,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发展窗口期比我们预计的还要短。张杰说,这也是为什么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如此紧迫。

  张杰回忆,他2006年11月赴任校长时,上海交大就已首次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在当时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交大2020” 中有一个议题:2020年时交大的年度经费究竟该达到多少?

  当时交大的年度办学经费还不到30亿,这在当时国内高校中已是名列前茅。而2006年排名全球前100位的世界一流大学,一年办学经费的均值约为100亿元人民币。“这在当时很多老师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高校距离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张杰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诸多因素,但是绝对离不开资金和资源的支持。”

  最终,学校在2020年的发展目标上达成的一个重要共识:抓住国家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与国家同步发展。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经费大约占学校总经费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因此学校的科研经费增长不能低于国家研发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当时中国研发投入的年增长17%,我们定下了交大科研经费的增长不能低于这个速度,否则就意味着我们在国家科研体系中影响力的降低”。

  同样,中国高等教育界就大学领导层应该在学校发展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也曾有过讨论:大学领导层究竟是应该带领学校快速发展,还是应该像海外一流大学校长那样“无为而治”?

  “在我看来,如果可以有一两百年发展时间的话,那我们可以‘无为而治’,让大学自然成长为一流大学。但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对中国大学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现在回头看,国际形势急剧变化留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期,比想象的还要短。因此,中国的大学应该根据国家需求的优先级规划学校发展的方向,并在其中实现学校的发展愿景和成就师生个人的人生梦想。这其实也是中国特色的大学发展道路。”

  从科研的角度来说,大学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有针对性地投入到优先发展的学科方向。在学校推进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治理体系综合改革的环境中,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每个师生都将自己的梦想与学校和国家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时,学校才能成就辉煌,学校的文化才能变成真正的世界一流。”张杰说,“这也是中国大多数高校的发展路径。”

  不过,他也坦言:“十多年的快速发展过后,如果今天的大学再以GDP考核的方式来推进大学发展,显然不太合适。”

  从大学的根本使命——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如何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回答钱学森之问,也是在那个时候同时开始启动探索的。

  培养一流创新型人才是评价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准

  评价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否培养一流的创新型人才。这需要对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进行根本意义的改革。身为物理学家,张杰擅长根据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物理学家的思维方式,也决定了他更倾向于通过实验,探索根本意义上的改革,成功后再推广。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