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获“最具期待奖”:每一次闪光都不应被辜负
来论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好的教育会激发人的潜能,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日前,一则“老师为学生颁发最具期待奖”的新闻引起网友点赞。
据了解,在吉林某小学的课堂评奖中,老师特意颁发给一个男生“最具期待小明星奖”,虽然该男孩在上学期“表现平平”,但老师却坚信其可以变得更好。
视频显示,颁奖时男孩流泪哽咽。得奖后,他坚定向老师保证“今后会变得更好”,并赢得了全班的掌声。如此温馨的画面感动了一众网友,网友们纷纷表示:被暖哭了。
表扬和批评是师生之间常见的交流方式。在一般的认知中,似乎老师的表扬大多数只属于那些优等生。当有一天,“表现平平”也依然能受到表扬时,自然给舆论场上带来了一种别样的观感。但对于当事人而言,表扬的意义当然不止于此。
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曾说过:“在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每个人都渴望被重视、被认可,当这种精神需求被满足时,人们往往就会充满自信与干劲。
在视频中有一个细节,当老师向其他人征求对男孩的期望,将镜头摇向全班同学的时候,大多数学生桌子上都摆放着奖状,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老师用独特的眼光在平凡的表现中发现学生不平凡的一面,不遗漏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这不仅能够很大程度上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也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其更有动力地为达到预期结果而努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具有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很大程度决定了其成绩的好坏。很多情况下,“鼓励式教育”往往是最容易奏效的:老师的鼓励能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促使其“学有所成”,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好的教育会激发人的潜能,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回到这件事情上来,该老师的教育方式无疑是正确且值得推广的。在认可学生实力的同时,对学生的鼓励也不仅仅只局限于成绩,更可以扩展到多个维度,尽可能地发掘孩子的潜能。
当然,“鼓励式教育”也要讲艺术,好的鼓励是要实事求是,而非无限夸大,否则容易滋生学生骄傲情绪,难以发挥“鼓励式教育”应有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