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侨乡信宜田艾籺:海外乡亲的“家乡味道”

2021
03-15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岭南写真)广东侨乡信宜田艾籺:海外乡亲的“家乡味道”

  中新社茂名3月14日电 题:广东侨乡信宜田艾籺:海外乡亲的“家乡味道”

  作者 梁盛 梁晶晶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在广东侨乡信宜市,每年到了“龙抬头”前后,当地一道香喷喷的时令美食“田艾籺”,就会热气蒸腾地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田艾,即田艾草,又名白头翁,是冬天收割完后在田野上生长出来的一种野草。据《食物本草》介绍,田艾还具有祛湿,暖胃,清肠等功效。每年2月至4月,田艾当季,粤西人会经常摘取田艾来制作籺和糕点食用,以期避邪气、驱寒毒。

  信宜人做田艾籺的传统由来已久,尤其在乡村,每代人都从小吃着田艾籺长大。作为广东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的信宜乡亲,都将田艾叫作“猫屎艾”,田艾籺是他们记忆最深的“家乡的味道”。

  14日恰逢周日,记者在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的田野上看到,一群小孩正在那里欢呼雀跃,时而追赶打闹,时而弯腰采摘。原来,他们都是陪着妈妈来采摘田艾的。这些连片长在地里的田艾,大约10厘米高,叶子嫩绿,花朵是白绿相间的,全身长满了肉眼可见的细细绒毛。

  八坊村村民陈妈妈今年45岁,是马来西亚归侨侨眷,大儿子和女儿都在外地上学,今天陪她摘田艾的是还在上小学的小儿子。陈妈妈说,这里的人个个都爱吃田艾籺,每年春耕前,村里的姐妹们就会经常相约结伴出来摘田艾。刚做好的籺软糯香滑,满屋都是艾草香,把孩子们馋得直流口水。

  陈妈妈告诉记者,信宜田艾籺承载着传统习俗,每年到了“正穷(即正月的最后一天)”前后,道士会将艾草干枝堆放门前焚烧,同时将艾摆在门前,等“穷鬼”拿去吃饱后,就不再来捣乱了。这方法一下子传遍百里千乡、各家各户都照着做,这习俗便一代代流传下来,每年到了正月底及二月初,家家户户做田艾籺,用此方法征服“穷鬼”。

  田艾籺口感绵逸,吃后让人回味无穷,但其工艺讲究,制作过程繁复。首先,田艾只取艾叶和嫩枝部分,把粗枝、硬枝挑出以免影响口感,退一次涩水后再洗一遍和挑枝,加水把田艾煮软后,用刀把艾剁烂备用,然后,将少许米粉与剁好的田艾加水煮熟成糊状,再将艾糊加入米粉中揉搓成团,面团捏成片状包入馅料,捏成你想要的形状,或放模子里压成型,以菠萝树叶或芭蕉叶垫底,以免艾籺粘连,最后用水煮沸后蒸15分钟即可食用。田艾籺的馅料百搭,有肉馅、椰丝、木瓜丝、花生碎、虾皮等等,根据个人口味调配。(完)

【编辑:郭梦媛】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