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锅台灶台”到“砚台诗台” 元好问故里出了群“诗农”

2021
03-23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从“锅台灶台”到“砚台诗台”,元好问故里出了群“诗农”

  本报记者王皓、赵阳、韩依格

  “前半生锅台灶台,后半生灯台砚台。能登上诗台擂台,夺回了奖状牌牌。乐得俺桃腮杏腮,笑得俺头歪嘴歪。新生活精裁细裁,夕阳红重新彩排。哪还有阴霾雾霾?”

  这首出自农民诗人宋高柱的散曲《【南越调·黑麻令】农妇吟》,获得了第七届华夏诗词奖一等奖,不仅让这位乡野农夫“名声大噪”,而且让他身边的一群农民散曲爱好者信心倍增。  

  散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音乐文学,起源于民间,兴盛于元代。近年来,在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出现了全国第一个农民散曲社,在田间地头重新捡拾起这一古老的文学体裁。

  “‘新生活精裁细裁,夕阳红重新彩排’就是我们每个社员的缩影和企盼。”原平市农民散曲社社长邢晨说。

  “王老师”和“邢社长”:俺们的带头人

  大家口中的“王老师”,名叫王文奎,1940年生于原平市王家庄乡永兴村,曾是一名乡村教师。2008年8月,退休后的王文奎经过数年筹划,创建了原平市农民散曲社(起初叫原平农民诗社),并担任顾问。2014年,王文奎因病逝世。

  说起王文奎老师,散曲社的每个成员都有数不完的回忆。西街村农民宋高柱,只有初中文化,在结识王文奎之前,对于散曲几乎是“零基础”。

  “我平时喜欢看看书,编些顺口溜,完全不懂散曲的平仄和格律。”宋高柱说,起初还没有智能手机,练手后就去找王老师批改,他每次都不厌其烦。

  王文奎曾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黄河散曲社社员,自2001年退休,他创作的诗词歌赋有近百首获奖,发表在《诗刊》《诗词月刊》《长白山诗词》等刊物上。

  为了让更多农民加入进来,王文奎提出“入会自愿,退会自由,不收会费”的原则,还自费创办小报,选登大家的作品,激励每位社员。

  社员杨素华说,为了散曲社,王老师骑坏了一辆电动车。为此,她还写过一首诗:“夏伴道路顶烈日,冬随寒冷路见月。夜伴孤灯改诗篇,五年辛苦曙光出。”

  作家皇甫琪在2012年拜访原平农民散曲社后写道,“每次诗赛、诗会,他都要对参赛作品进行修改。为此,常常加夜班、上早班,呕心沥血为农民诗人作‘嫁衣裳’,先后修改近4000首……”

  和王文奎同村的邢晨,在担任社长前,也只有初中文化,并不懂散曲。受到王文奎感召,邢晨苦学基本知识,《全元曲》《当代散曲丛书》成了枕边书,笔记本密密麻麻写了十几本。

  邢晨说,王文奎老师去世后,他继续走村串庄组织采风活动、诗歌比赛,带着小黑板为散曲爱好者辅导。他还通过微信群的方式,组织大家线上交流学习,并建立了公众号,收集社员的优秀作品,定期发布于《原平散曲微刊》。

  2016年12月,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原平市“中华散曲之乡”称号,这也是全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时任山西诗词学会会长李雁红说,在原平,“夫妻比写曲、姊妹同登台、母女共吟咏、父子擂台赛”等新风尚蔚然成风。

  如今,原平农民散曲社已遍布全市18个乡镇,成立了20多个分社,社员超过300人。“王老师和邢社长是俺们的带头人,没有他们的无私付出,就没有散曲社的今天。”最早一批入社的杨素华说。

  “挠羊汉”宋高柱:文武都能“夺牌牌”

  见到宋高柱前,邢晨就告诉记者,老宋是个很有感染力的“传奇人物”。

  爽朗的笑声、魁梧的身材、沾满黄土的粗布衣,初次见到宋高柱,大概不会有人能猜到这是一位屡次拿奖的“诗人”。

  2018年,他凭借《【南越调·黑麻令】农妇吟》获得第七届华夏诗词奖一等奖;次年,在陕西省潼关县“张养浩杯”全国散曲大赛中,他的作品《【南吕·一枝花】游潼关话古今》获得三等奖;去年疫情期间,宋高柱创作的《【南吕·一枝花】村官村医战疫情赞》又获得一项全国诗歌比赛的二等奖。

  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农民散曲创作者,年轻时竟然是家喻户晓的摔跤冠军,当地俗称“挠羊汉”。

  挠羊赛,是山西忻(州)定(襄)原(平)地区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每逢赶庙会、唱大戏,当地就会举办摔跤比赛。“挠”在当地方言中是“扛、举”的意思,选手能连续摔倒6个人,就是获胜者,奖品就是一只大绵羊。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