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法院少年法庭法官秦硕从事少年审判工作近十年,表示少年法庭的帮教是“终身制”
“只要孩子需要 我们一直都在”
今年1月,最高法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意见》;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设立少年法庭办公室,并在六个巡回法庭设立少年法庭巡回审判点。
最高法的“高调官宣”,在全国各地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3月26日,湖南法院集中挂牌成立18家少年法庭;3月29日,海南24家法院集体举行了少年法庭及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的同步挂牌仪式,实现全省法院少年法庭全覆盖;3月30日,江西70家少年法庭集中挂牌……
少年审判及少年法庭,再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北京海淀法院少年法庭法官秦硕是一名有近十年少年审判工作经验的法官。2013年,作为当时备受关注的李某某等五人强奸案的审判长,秦硕第一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2017年,在审理“名师家教”强奸、猥亵案时,秦硕做出北京首例对性侵未成年人的被告人宣告“从业禁止”的判决;2019年,她审理的一起校园门口猥亵儿童案,成为北京市首例校外“咸猪手”入刑案……
秦硕表示,少年法庭法官所做的,就是让每一个从少年法庭走出来的孩子,变一个人、换一种活法、迎接一个人生拐点,给他们以光明和希望。
谈少年审判工作
一纸判决书不代表案子结束
新京报: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少年审判的?刚接触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秦硕:2001年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进的是刑事法庭;2012年,机缘巧合下,我转入海淀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
那时我把海淀法院五、六年间涉及少年的刑事案件进行梳理,注意到少年犯判得都很轻,像强奸抢劫这种重刑,按照刑事法官的思路是不可以轻判的罪名,但少年审判则会出现判缓刑。
最开始我真的不能理解,觉得即使是青少年犯罪,怎么可以判得这么轻?后来通过慢慢接触我才意识到,少年犯和成年人罪犯完全不一样,少年审判和成年人审判的思路也完全不同。
新京报:少年审判与成年人审判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秦硕:少年审判关注的不是一个行为或者一件事,而是一个人。这个人是非常特殊的,是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行为的孩子。他跟成年人不一样,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对于法律往往没有概念,他的犯罪动机也往往与正常成年人不一样。所以只有去了解一个孩子为什么会犯罪,才能够真正处理好这一类的犯罪。
作为少年法庭法官,我们需要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当中,变成其生活的一部分,才能够真正理解他们的需求,真正帮助他们。
从这么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来看,我们少年法庭法官要帮助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更是一个家庭,且涉及多层关系,如子女与父母、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之间的关系……你根本不知道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才导致孩子出现问题。
像在一些弑母的恶性犯罪中,公众看到的普遍是这个孩子到底有多恶劣,但我们还必须要了解这个孩子到底跟他的母亲发生了什么,能让他对最亲近的人痛下杀手。孩子早晚有一天要回归社会,只有弄清其犯罪的真正原因,才能尽量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无法控制的情况。
作为少年法庭法官,还会面对被害人和被告人都是未成年人的情况,双向保护工作非常重要。从被告人角度出发,我们要做的是把他变好,因为他还是个孩子,他有机会变好;而从被害人角度出发,则是希望把他受到的侵害程度降到最低。
新京报:你曾说少年法庭的帮教是“终身制”的,为什么这么说?
秦硕:少年审判工作,一纸判决书并不代表着一个案子的结束,而只是刚刚开始。对孩子的帮教会持续下去。只要这个孩子需要少年法庭法官,我们就会给他提供。只要孩子需要,我们就一直都在。
谈第一个案子
让孩子迎接人生拐点 给他们光明和希望
新京报:从事少年审判近十年,你经手了多少案子?哪个案子让你印象最深刻?
秦硕:大概七八百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经手的第一个案子,因为这个案子,才让我开始慢慢理解少年审判工作。
那是一起高三学生持刀在大学校园抢劫的案子。正常情况下抢劫犯应该3年起刑,倘若出现加重情节将判处10年以上。
这个孩子是取保候审的,我把他和他父母约了出来,想看看到底什么样的抢劫犯可以取保候审。见到这个孩子时我很疑惑:一个瘦瘦高高、白白净净、羞涩与他人交流的男孩怎么会是抢劫犯?
进一步了解后,我发现他是个特别优秀的学生: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与亲朋好友关系融洽,而且他的父母也非常优秀。我就更加纳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