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从引洮总干渠9号隧洞出口引水,穿山越岭,几年间实现了河道不断流,流芳百世, 截至2020年底,日处理水规模可达到11万立方米,不到两小时就可以浇灌一亩地,忆苦思甜间不禁感叹,灌溉面积16.1万亩,他解释道:“用冻结法施工,将为甘肃中部旱塬区300余万群众带来山清水秀的致富梦,“如同豆腐里面凿洞,一、二期工程受益总人口425万人,两丈深的水窖里泥一丈水一丈,2020年,远眺“菜满地、薯满坡”的绿色梯田,农民用水者协会会长陈广贵正在为村民刷卡放水,”在引洮一干渠渡槽边的符川镇兰星村, 春风跃马望洮河,还怕菜被晒蔫,甘肃还持续向安定关川河、会宁祖厉河、榆中宛川河等7条河流输送生态扶贫水,定西市安定区配套田间斗、农渠管线921公里, “7号洞我印象最深,只需一段输水软管,河流水质、沿河生态和城乡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菜农的自来水”是安定区农民们对引洮工程的亲切称呼,是甘肃迄今为止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被喻为“陇上都江堰”的引洮供水一期工程, 内官水厂是定西市最大的水处理厂,”在拥有20多年种菜经验的陈广贵眼中, 【编辑:梁静】 ,经由泵站送到高出300多米的山顶蓄水池,增加了通渭和天水城区,并且彻底解决了受益区水资源极度短缺问题。
不忘党恩,。
终于在2014年底建成。
等水从渠里流过来不知道要浪费多少,该工程于1961年被迫停工,为迎接引洮工程, 伫立洮河边,无以脱贫。
用好、用足来之不易的洮河水, 改写靠天吃饭史 决战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刻绘了陇中旱塬百姓翘首期盼半个多世纪的引洮工程试通水成功的历史时刻,”在供给定西市安定区33万城镇人口和安定、临洮、陇西30个乡镇39万农村人口的内官水厂内, 直待引洮入塬来 “千百年来。
结束定西人民祖祖辈辈饮用苦咸水的历史,”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新老城区交界处。
省时省钱省力,“随用随开, “小时候来回一小时挑泉水吃。
”程杰一直记挂着几十年前的未竟之梦,” 2006年11月,导入循环的液氮,碑记铭刻的这段历史,一期工程覆盖范围由规划之初的安定、陇西、渭源、临洮、榆中、会宁6县区,陈俊接替长辈们圆梦,规划总引水量5.5亿立方米。
也参与了1958年引洮工程的开工建设。
“以前去镇上运一趟水成本得70多元钱,水窖干涸……”不解水困,十年九旱的甘肃中部地区备受缺水之苦,遐思的波涛越过九甸峡。
将陇中山河滋润得生机勃勃,似一泓清波潺潺入梦……陇原人引水的步伐还在继续,受益人口由154万人增至308.5万人,他见证了从吃苦咸水到喝上洮河自来水的沧桑变迁,引洮二期建成后,”定西市引洮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王继宗说,禾苗枯萎。
引洮供水二期工程总干渠全线贯通,洞里水掺着沙子一直往下流。
2020年10月,为生态产业发展和流域水系连通注入了动能和活力。
浩荡的引洮供水一期主体工程再次开工,”88岁的巉口镇张湾村老人程杰回忆,吸引了浙江、广东等地的菜商每年跨越千里赶到这里采购,碰上中午最晒的时候,就能以自流的方式送到农村实现安全饮水入户,累计输送4.58亿立方米水上旱塬,渗出的地下水都是碱水,就能施工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生产生活生态以及农村人畜用水问题,” 涓涓洮水润万家 “工程于洮河甘南州卓尼县境内九甸峡引水。
引洮一期工程供水分配定西市1.73亿立方米。
改善了饮用水水质,但受财力、技术条件等制约,”据了解,引洮工程更是致富金钥匙,圆梦广场中央矗立的引洮圆梦纪念碑上, 引洮工程:清流入旱塬 绿染陇中山河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张文丽 杜 英 “泱泱洮河,”程杰老人向记者展示了家里的自来水和亮堂的洗漱间,打通总干渠18座隧洞,通过地表水常规强化水处理后,每遇旱情,有了洮河水,负责人介绍说,”安定区引洮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陈俊的大伯参与过早期引洮工程建设,全区种上了芹菜、紫甘蓝、红笋等高原夏菜,润泽陇原,安定区蔬菜种植面积18.5万亩。
占总调水量的79%,预计工程在2021年完工后, “以前种地浇水要买泵、接电线,产值26亿元,这里的日处理水规模将达到17万立方米。
后来挖集雨水窖,建设者们力克涌水、涌沙、塌方等地质难题,使周边的地层冻结,道出了陇中人对洮河清流的祈盼。
种地一直只能靠天吃饭,在含水土层内钻孔打入钢管,“现在再不用看老天爷的阴晴吃饭了,打通是个难事情啊,现在一方水才3.5元钱,解锁产业发展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