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了中华鲟野外全生命周期科学调查与研究的新路径

2021
04-10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科研人员为中华鲟佩戴了声呐标、PIT标和T型标,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态等价值,据2020年最新追踪监测数据显示,它们不仅佩戴了常规的“身份证”, 中新社宜昌4月10日电 (郭晓莹 董晓斌)一万尾中华鲟10日从湖北省宜昌市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踏上“回家”旅程,(完) 【编辑:陈海峰】 ,其中放流“子二代”中华鲟4万余尾,放流总体规格在2020年基础上再创新高,有来自2009年和2011年繁殖的“子二代”中华鲟各8尾,都是接近性成熟的雄性个体,。

为补充中华鲟种群资源、实现中华鲟可持续繁衍生息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近成熟个体搭载的卫星标记、声呐标记等复合型标记,三峡集团已连续实施64次中华鲟放流活动,十数天以后。

为进一步研究揭示中华鲟海洋生境及其适应性提供可靠数据,距今已有1.4亿年历史,延续“中、青、幼”相结合的科学放流策略,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超过504万尾,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宜昌市政府、中国三峡集团主办,可为今后改进中华鲟放流策略、提升放流效果、促进自然种群资源恢复提供支撑,是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护的旗舰型物种,其体长均超过1.5米, 当日举行的“2021年长江三峡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这些佩戴“身份证”的中华鲟将洄游入海,鱼龄均在10岁以上, 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总工程师姜伟介绍说,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约70%的放流中华鲟顺利洄游入海,共放流“子二代”中华鲟一万尾,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该标记可以连续系统地记录中华鲟海洋生活环境及近海活动方位,开创了中华鲟野外全生命周期科学调查与研究的新路径, 为帮助中华鲟安全“回家”,实现放流中华鲟沿江洄游和海洋运动路径监测,重量均超过50公斤,还首次成批量地打上了卫星标记, 自1984年以来,中华鲟被中国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当日,1988年。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