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4月14日电 (记者 殷春永 魏建军)2021年甘肃陇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当地农特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要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这意味着,陇南重点打造的“茶油椒药酒”等产业,要高质量走出秦巴山区,利润最大化“反哺归山”、富民兴陇。
事实上,近几年,在当地脱贫攻坚立下“汗马功劳”的茶叶、药材、花椒、油橄榄、白酒等产业,不仅让大山环绕的陇南民众脱了贫、致了富,也打造出了一些能出山闯市场的“甘味”品牌,但大多农特产品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利润都在山外面”。
图为陇南文县范坝镇茶农采摘“明前茶”。(资料图) 魏建军 摄
作为甘肃唯一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陇南独特的气候、光照、土地资源和复杂多样的地貌,使得林草茂盛,中草药资源极其丰富,素有“陇上药仓”之称。据统计,目前,当地中药材种植品种达30多个,种植总面积达到108万亩,预计产值达21.5亿元。
让陇南自豪的是,纹党、大黄、黄芪、半夏等道地药材全国畅销,但遗憾的是,“卖的是初级农产品,即便卖出去,别人都以为是贴牌地所产。”在陇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辉看来,药材虽好但无标签,陇南要做的是如何把市场捡起来,通过自己的窗口卖出去。
由于中药材既是药品也是农副产品的双重属性,过去,当地中药材在田间地头“洗洗泥、扎个捆”就销售,规模化、规范化体系还未完全建成。中药材质量好却卖不出价格,这是痛点也是机遇。陇南要做的,是立足特色优势产业,精耕细作高质量发展。
图为陇南市武都区的花椒。(资料图) 闫姣 摄
同样,作为当地支柱农产品产业的花椒,虽然经过30多年发展壮大,武都花椒走过了“零星栽植、地埂模式、荒山开发、规模连片”的发展历程,但销售的大多是类似于原材料产品,没有很多附加值,即便武都花椒占国内红花椒市场四分之一的份额。
2020年,陇南油橄榄栽培面积达到65万亩,年产油橄榄鲜果3万吨,面积、鲜果产量、自产初榨油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位。尽管油橄榄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加工能力不强,科技含量不高,市场营销存在短板等问题,难以成为大众消费品。
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土地撂荒严重,农业灾害多发,防灾减灾工作压力大……这些因素,都是制约陇南产业发展的阻力。陇南要做的,不是开源节流,而是开源“截流”,这意味着,要继续扩大市场,还要精细化生产环节尽可能多的放在当地,将利润“截流”还富于百姓。
2013年,陇南官方提出,以电子商务助推精准扶贫,将“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为“网络里的近在咫尺”,借电商推介陇南的特色产业、产品,提高地方知名度。从一片质疑中走到全国知名的样板,老百姓的农特产品,真正走出了大山。
近几年,陇南探索出了西部贫困山区利用电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新路子,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电商扶贫典型经验。这也被称之为“陇南模式”。当地“全渠道电商+特色产品网货+贫困户”的电商链条已经基本成形。
陇南市电子商务发展局副局长焦武民认为,电商对于陇南实体经济的深度促进作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卖货层面,对于传统加工企业、生产大户、合作社的品牌建设、产品创新、订制化生产、组织创新等的带动作用仍然有限,电商与地方文旅资源的结合也还不深入。
焦武民表示,要扶持一批中药材深加工电商企业,开发各类药材包、滋补保健品、中医药等康养产品,支持大康养产业发展。要加大网货开发能力,更多倾注于产业开发和加工链条的延长,让更多的原材料就地消化,提高产业附加值,“把钱留给当地,留在农村”。
在黄辉看来,农产品也可以共享,消费者不一定“只买我卖的产品”,诸如将陇南地道的药材,配合外地知名的大枣、枸杞、玫瑰花等,可以组合成为一个精品。“抱团出山”,形成强强联合。如此,农产品质量、水平、层次、附加值自然也就更高了,亦可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