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改变学校 一所“濒危”村小的十年阅读探索

2021
04-20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三里屯小学学生们晨读《日有所诵》篇目。

  三里屯小学绘本阅览室里的学生阅读场景。B06-B07版图片/三里屯小学供图

  每天抽时间看一会儿书,已经成为张敏雷打不动的习惯。4月12日中午,她放下手里的书,打算去各班转一转。

  张敏是河南省新乡市孟庄镇三里屯小学校长。她去班级的时候,正值午间默读时间,几个班的孩子在安静地看书。

  “就感觉,孩子们在不知不觉间缓缓地往上攀登,小小的校园浸润在书香里。”

  这是一所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农村小学,目前有6个教学班,188个孩子。由于离县城近,生源时有流失。情况最差的2009年,三里屯小学一年级只招到12个孩子,全校仅有3个教学班,总共45个孩子,4位老师。镇政府一度想拆掉这所学校。

  就是这样一所随时可能消失的农村小学,自2010年起,决定“用阅读改变学校”。

  采写/新京报记者 冯琪

  1 从老师自费买书到有近四千本书

  三里屯小学老师王祎娟至今还记得,2010年前,她刚开始尝试带孩子们做晨诵时的艰难。

  晨诵用的图书是儿童母语教育机构“亲近母语”开发的《日有所诵》,她跑遍了县城里的新华书店,店员都说没听过这本书,家长们对买课本以外的书更是不赞同。

  当时学校里还没有网络,王祎娟就借别人的电脑,学着在网上买书。她自掏腰包,给每个孩子买了一本《日有所诵》。学校不少老师也自发、自费买书,《朗读手册》《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这些教育类书籍是用来提升自己的,《爷爷一定有办法》《彩虹色的花》这些图画书买来带着孩子们一起看,《绿野仙踪》等故事书就读给孩子们听。

  “10年前,学校图书室的书很少,而且太陈旧,基本没有阅读价值。”2011年,张敏通过竞聘来到这所学校担任校长,发现学校的图书资源极其匮乏。但老师自费买书也非长久之计。

  从2012年开始,张敏决定,从有限的学校经费里给每个班拨200元钱,让语文老师采购图书,“那是我们最开始的图书来源。”

  “公益组织、基金会帮了我们很大的忙。”张敏告诉记者,当时,洛阳吉利区开元小学教师、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孔晓艳帮学校联系并对接了中国海外基金会图书项目。“当时他们问我们想要什么书,我们那时最缺的就是绘本。”随后,学校出了一半钱,基金会承担了另一半费用,2014年,第一批图书通过审批,送到了三里屯小学。

  张敏说,基金会的图书配送团队非常专业,选的都是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由于学校对这批图书的使用情况良好,后来,该基金会又连续给学校配了两次图书,从第二次开始就全部免费。

  这些年,三里屯小学陆陆续续接收到很多来自各个公益组织捐赠的图书。2020年,学校收到一部分捐赠书,涵盖了科学、音乐、美术、历史、地理等领域,大大扩展了孩子们的涉猎范围。

  加上2017年当地政府出资为学校配备的几百本书,现在三里屯小学图书室的书籍数量约有4000本。

  2 喜欢阅读的老师是学校“富矿”

  “我们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就是因为学校有几位非常执着的老师。”除了图书资源以外,张敏最为自豪的一点,就是三里屯小学的老师们。在她眼里,这些老师更是学校的“富矿”。

  在张敏来学校任职之前,三里屯小学已有一位老师执着地在带孩子们阅读。这位老师就是王祎娟,“她本身就比较喜欢看书。”

  大概在2007年,大家对于书香校园的说法还很陌生时,王祎娟带的班级已经开始做阅读了。“起初并没有这个意识,我在书上偶尔看到一些小故事,感觉挺好的,就给孩子们读;后来慢慢地,就在班上开始读书。”

  后来,在网上一个教育论坛里,王祎娟无意中接触到“日有所诵”项目。“我记得很清楚,那个帖子叫‘行行重行行’,我就是在这里发现了日有所诵,从而接触到薛瑞萍老师;也是从这个论坛上,我知道了绘本的概念,还在网上买了一些绘本,给自己家孩子读,也领着班上的孩子读。”

  王祎娟还会用一些别出心裁的“小礼物”给阅读表现出色的孩子们做奖品。“我们经济条件不太允许自己花钱去买奖品,但我确实想给孩子们一点激励。”她看到丈夫卖的电话卡,把小卡片取掉之后剩下很多废弃的大卡片,这些“下脚料”就被她拿来做奖品。“虽然一点都不贵重,但孩子们特别积极,还有孩子把几张卡片用胶带粘起来做成一个笔筒。”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