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4月30日电 (徐婧)今年4月,北京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5%。2020年,北京共建成1275座生活垃圾分类驿站,45座可回收物中转站。今年推进建设600座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和137座可回收物中转站,其中已建成339座生活垃圾分类驿站,106座可回收物中转站。
这是记者30日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了解到的。5月1日是《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90%。下一步,北京市将在完善保障政策、促进设施建设,规范运营管理、促进“两网融合”等方面推动可回收物体系建设。
完善保障政策,促进设施建设
垃圾分类后回收到哪去?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表示,将继续推进可回收物点、站、中心设施建设,进一步明确可回收物体系布局,完善用地、运输、财税、投资补助等支持政策,健全保障机制。
西城区开阳桥可回收物中转站。 徐婧 摄
西城区开阳桥可回收物中转站位于南二环开阳桥东北角,于3月试运行。占地面积5727平方米,其中可回物中转站占地约3500平方米(厂房800平方米),服务区域为整个西城区南部8个街道。
目前中转站每日能回收废铁5吨、废纸6吨、塑料1吨、玻璃瓶3吨、泡沫50公斤、废旧衣物100公斤,且每日由有资质的运输企业运至北京周边合法的钢铁厂、造纸厂等进行处理。
西城区城市管理委固废科科长李刚介绍,作为西城区两个区级可回收物中转站之一,开阳桥可回收物中转站承接全区可回收物整理、暂存、转运的功能,并搭建智慧云平台,实现前端回收信息系统、物流运输系统、分拣中心系统与区级精细化管理系统无缝对接。
白纸坊街道华龙美钰小区内的生活垃圾分类驿站。 徐婧 摄
规范运营管理,促进“两网融合”
可回收物怎么卖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表示,将从低值可回收物入手,研究制定支持政策,引导企业通过上门回收等方式,促进居民家庭开展可回收物分类,做到应分尽分、应收尽收。
30日上午,家住白纸坊街道华龙美钰小区的代治国用手机预约了可回收物上门回收服务。
“十七块六毛,您直接出示收款码就行,我把钱转您。”不到十分钟,上门的工作人员就完成了整理、称重、付费的工作。
“我今年66岁了,这次的可回收物攒了一个多月,以前三四个月卖一次废品,要走到小区外才行”,代治国说,小区里老人多,上门回收对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十分友好,用手机预约也很方便。
30日上午,华龙美钰小区的居民在生活垃圾分类驿站进行垃圾分类。 徐婧 摄
白纸坊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晓波介绍,街道共有19个社区,110个小区。目前街道共建立了19个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居民可在此进行垃圾分类、厨余垃圾称重、积分兑换礼品等。
上门回收方面,街道和北京金诚信恒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定点回收和流动回收等工作:在公司开发的小程序上,居民可自行预约上门回收时间,这样既能使再生资源尽快被回收,也保护了小区环境。
积分兑换方面,居民可通过垃圾分类积分换取垃圾袋、洗洁精等日用品,弘扬了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也使居民得到了实惠,调动了垃圾分类积极性。
张晓波说,街道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居民举办了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居民的接受度逐渐提高后,都能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