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擦亮非遗这张高原特色“文化名片”

2021
05-01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新阶段新理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西藏是文化资源大区,包括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形态多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西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紧紧围绕加快建设“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目标,不断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使古老文化在传承创新中焕发出澎湃活力,藏戏、格萨尔、藏医药、唐卡等一大批曾经散落高原的民间文化瑰宝,正凝聚成一股自信、自强的昂扬力量,成为高原敞开怀抱走向世界的一张张亮丽文化名片。  

  从传承人到传承人群 活态传承迈入新时代

  “这次展览的一大亮点,是作品设计新颖、技法相当成熟,其中不少作品出自80后甚至90后青年作者之手。”

  2021年3月30日起,为期一个月的“沃塘瑰宝—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在拉萨市柳梧新区西藏牦牛博物馆开展,这次展出包括藏文书法、唐卡、木雕制作等169件作品,涉及20余种非遗项目。

  “大批年轻人成长起来,让我看到了非遗传承的光明前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勉唐派传承人、西藏大学艺术学院首位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丹巴绕旦说,“我是1959年前从事唐卡绘画至今的3位画师之一,而目前全自治区能独立完成作品的唐卡画师有1000多位,其中20多岁到30多岁的年轻一代画师成为人数最多,且作品也很丰富的骨干群体。”

  为壮大传承人队伍,示范带动相关项目活态传承和有效保护,西藏用10年时间,基本建立健全了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体系,藏戏、格萨尔、藏医药浴法3个代表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89项、96人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和传承人,460项、522人入列自治区级代表性名录和传承人,2030项、1050人入选市县级名录。

  “传承人队伍建设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核心,只有拥有了一批稳定的传承人队伍,非遗保护工作才有了支点。”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二级巡视员吉吉说。

  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1.7亿多元用于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传承人群普及培训及扶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等。西藏财政投入4753.9万元,加大了对传承人群的扶持力度,先后命名159个自治区非遗传习基地,16个生产性保护基地,8个自治区非遗特色县乡村。同时,积极落实“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相关要求,举办唐卡、传统雕塑及藏戏传承人群普及培训班9期,累计培训306人。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拓宽了非遗活态传承新路子,为更多包括普通从业者在内的新一代传承人群创造更好的成长条件。

  “从传承人到传承人群社会化的培养,西藏非遗活态传承迈入了新的时代。”吉吉说。

  数字化保护传承让非遗“活”在更广阔的舞台

  “截至2020年年底,随着传统藏戏《文成公主》实现数字化、舞台化,自2013年启动的西藏传统八大藏戏数字化舞台化工程已顺利完成了6部剧。”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团长边点旺久表示,传统藏戏广场化的演出形式不利于藏戏艺术的传承发展,数字化、舞台化不仅仅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等技术,为观众带来了更好的观赏体验,还通过互联网、云共享为藏戏的传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

  藏戏历史悠久,约起源于600多年前,是一门集歌舞、表演、说唱、文学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形成了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等四大流派和八大经典剧目。

  西藏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涵盖传统音乐、舞蹈、技艺等10个种类,主要针对传承人及其项目,通过先进技术分类整理后,全方位展示其“基因”信息,立体记录和再现其原生态风貌。非遗数字化保护不断推进,有效解决了“人走艺亡”“人亡歌歇”的难题。目前,西藏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普查建档和数字化保护工作基本完成,大批传承人的图文、音视频等全媒体资料陆续纳入统一的数据库。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