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高中生坠亡应重在解疑释惑
车横
近日,成都49中学高二学生林某某坠亡,引发公众关注。5月11日晚,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发布警方通报称,经现场勘验、走访调查、调阅监控、电子数据勘验,提取书证、尸体检验,认定林某某系高坠死亡,排除刑事案件。5月11日下午,公安机关已依法将调查结论告知林某某家属,家属对调查结论无异议。
这份通报给出了明确的结论,逝者家属对结论也无异议,应当能够让舆情平息下来。由于此事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事件,警方的通报应当在尊重逝者和家属个人隐私的前提下,针对此前逝者家属和网友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疑释惑,才能更好地回应公众的关切,更有效地平息舆情。
此前逝者家属和网友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为何学生坠亡两个小时后,学校才通知家长?为何学校最初拒绝家长入校,拒绝提供监控视频?后来家长获准看视频时,发现关键部分缺失?这些疑问,在警方通报中尚不能找到明确的答案。
在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已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舆情回应既要讲“时效”,也要讲“实效”;既要告诉公众“是什么”,也要尽可能说清“为什么”,即重在解疑释惑、定分止争等方面下工夫。
2016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要求提高政务舆情回应实效,“回应内容应围绕舆论关注的焦点、热点和关键问题,实事求是、言之有据、有的放矢,避免自说自话,力求表达准确、亲切、自然”。
公众不仅期待真相尽快出炉,也期待真相以看得见的方式出炉。回应社会关切,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二者缺一不可,甚至后者更重要。针对逝者家属和网友提出的问题,相关部门不妨公布完整的原始监控和相关信息,以澄清各种不实的猜测和传言。
悲剧的发生令人扼腕叹息,给各方面都留下很多值得警惕、深思的问题。当务之急的是做好善后工作,包括做好信息发布回应公众关切,别让悲剧引发“次生灾害”。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