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之际

2021
05-16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 题:携手共进,同享暖阳——写在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之际

  新华社记者高蕾、范思翔

  5月16日,是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本次助残日的主题是“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近年来,数百万身陷贫困的残疾人在一系列政策措施帮扶下,或脱困自强,重新燃起生活希望;或奋发创业,书写精彩人生篇章。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关怀下,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冲破生理和心理的束缚,将勇毅化为翅膀,将梦想化作动力,踏上新生活,奋斗新征程。  

  兜住底线:为困难残疾人托举起“稳稳的幸福”

  “春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民乐小区阳光书画社,居民季贺挥笔写下对联。

  季贺多年前因为车祸导致腿部残疾,生活一度陷入困境。“最困难的时候是靠政府帮扶过来的。”季贺还记得,那时,社区工作人员帮他申请了廉租房,自己每个月还享受多项政策补贴,生活才得以保障。

  在残疾人救助政策的帮扶下,季贺的生活逐渐走上正轨,他发展了新的兴趣特长,成立了阳光书画社,专门教授残疾人学习书法。

  “今年,石嘴山市又提高了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季贺觉得如今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不积极面对生活,怎么对得起党的好政策!”

  季贺的故事并不是个例。在每一位困难残疾人的背后,都有政府出台的系列兜底保障举措,为他们托举起“稳稳的幸福”。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是国家层面创建的第一个残疾人专项福利补贴制度,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5年来,残疾人两项补贴已分别惠及1212.6万人和1473.8万人。

  兜底保障工作不仅要实现“应保尽保”,还要简化申请流程,让困难残疾人群众尽早获得帮助。

  在中国残联和民政部共同努力下,今年4月,全国实行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申请人申请补贴,可以向全国范围内任何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受理窗口提出,不受户籍地限制。

  今年4月21日,全国首例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在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办理完成。核实材料证件、登录办理平台上传照片、输入残疾人信息……仅仅用了20分钟,来自四川的杨女士就帮助身有残疾在医院卧床的弟弟办理了补贴的资格认定手续。“‘跨省通办’真是太方便了,不仅省去了往返老家的费用和时间,我还能多陪陪弟弟。”杨女士感慨。

  拓宽渠道:为残疾人提供人生出彩的舞台

  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憨洗儿”洗车行门口,员工许炎哲挥舞双手,指挥待洗车辆停入洗车位。车刚停稳,站在一旁的5名员工迅速就位,按各自分工有条不紊地开始清洗车辆。

  不同于其他洗车行,这里的员工都是经过就业培训的心智障碍者。“看似简单的洗车流程,对他们而言却是巨大的考验。”“憨洗儿”洗车行经理马忠华说,对于这些特殊的员工来讲,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反复训练,“仅是教会他们如何叠毛巾就教了上百次。”

  据介绍,青海憨洗儿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是青海省第一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目前,公司已开设5家洗车行,共吸纳残障人士35人,培训152人次。

  生活中,不少残疾人有较强的就业意愿。如何为他们找工作搭把手、架起桥? “近年来,我们积极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雨露计划’、技能脱贫千校行动,全面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帮助残疾人开发就业增收机会。”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带领贫困残疾人打赢脱贫攻坚战过程中,充分发挥残疾人扶贫基地带动帮扶作用,支持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创业更是关键一招。

  据统计,目前,全国4662个农村扶贫助残基地共安置46.7万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95.2万残疾人家庭增收。近5年来,有563.8万贫困残疾人家庭得到了产业扶持,有16.1万贫困残疾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就业增收。此外,328.6万人次贫困残疾人接受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获得1至2项劳动技能。1.8万贫困视力残疾人通过接受推拿按摩培训实现就业增收。

  让爱无“碍”:切实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每天都能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觉真好!”家住辽宁省建平县叶柏寿街道益安社区的陈国宏照例坐着电动轮椅,通过自己家后侧阳台的平梯来到屋外活动,与遛弯邻居聊天。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