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母亲河:汾水清流润泽古今

2021
05-18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2000多年前,汉武帝刘彻泛舟汾河,留下“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的千古名句。如今,一泓清水边,民众或骑行或游玩,三晋母亲河依然润泽着这片土地。

  然而,此番景象来之不易。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被称为山西“母亲河”。曾因产业畸重,汾河受到污染破坏,一度“有河无水,有水皆污”。  

  在“老太原”李贵槐的印象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汾河不再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一川清流,成为民众避之不及的臭水沟。“那时候,汾河河道,随处可见垃圾和荒草,臭气熏天。”

  由于当地管网排水能力有限,且雨污水尚未彻底分流,大量污水进入汾河。每到汛期雨季,太原东、西两山边山支沟河流携带大量污水进入汾河,水质一度降为劣Ⅴ类水质标准。

  为让一泓清水入黄河,还城市碧水潺潺,当地开始治水。

  据太原市汾河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张平国介绍,1998年10月,当地启动汾河生态修复治理一期工程,主要在太原城区段。至今,汾河治理已推进到四期。经过20余年持续治理,现形成全长33公里、贯穿城市中心的绿色生态长廊。

  从臭水沟到景观带,张平国感触颇深。“汾河治理四期工程即将完工,为综合性湿地景观。届时,汾河上游放水经过湿地植被的沉淀、吸附等一系列生物净化,水体得到净化、泥沙入河减少。”

  近年来,太原通过“九河一湖”水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雨污分流等措施,使原先污水横流、垃圾遍布的河道重现清水、重塑生态。2020年,汾河流域太原段国考断面全部消除劣Ⅴ类水体

  “治理后的汾河,吸引黑鹳、白鹭、灰鹭等鸟类在此栖息,植被种类增多,提高绿化覆盖率。”张平国说,随着生态环境改善,越来越多的民众沿着汾河岸边锻炼、散步。今年5月,沿汾河两岸建成的滨河自行车道正式投入使用。

  骑行5年多的李贵槐首次体验自行车道便感慨道,“在此骑行,安全性更高,低碳环保的同时还能享受汾河两岸的美景,感觉‘人在景中骑’。”

  张平国表示,汾水清流,民众不仅能够进行水上运动,还能乘船游览汾河两岸美景,汾河上的一座座桥梁也成为网红打卡地。(完)

【编辑:张燕玲】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