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才计划”去年共选拔970名学生 今年将扩大实施范围

2021
05-18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中新网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的“英才计划”,2020年共选拔出来自176所中学的970名学生,2021年将进一步加强“英才计划”与“拔尖计划”衔接,稳妥有序扩大实施范围。

  “英才计划”2020年度工作总结会暨专家咨询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18日在北京举行,“英才计划”全国管理办公室提交的2020年度工作总结中透露了上述信息。

总结会上,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致辞。 孙自法 摄

总结会上,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致辞。 孙自法 摄

  该份工作总结称,“英才计划”2020年在15个省市的20所高校实施,292位著名科学家担任导师,经中学推荐、省级管理办公室审核、导师网上审核、笔试、面试等程序,共选拔出来自176所中学的970名学生。河北、辽宁、内蒙古、河南、湖南、重庆等6个省级试点的7所试点高校共推荐75位导师,选拔培养184名学生。经过评议,推荐29名学生作为2021年国际交流活动候选学生。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英才计划”全国管理办公室、学科工作委员会、省级管理办公室和各参与高校紧急动员,团结协作,整合各类资源,通过开展公开课、线上指导、线上实验等各种方式推进学生培养工作,让学生在线上也能得到大师指导,领略科学奥秘,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辛兵主持总结会。 孙自法 摄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辛兵主持总结会。 孙自法 摄

  2020年“英才计划”实施成效显著:培养的学生对参与“英才计划”的培养效果满意率为92%;学生希望大学所学专业与“英才计划”所选学科相关的占95%;学生认为参与培养后自主探索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有所提升的占97%;质疑能力、批判性思维有所提升的占95%;创新意识有所提升的占95%;掌握科研方法方面有所提升的占96%;国际视野有所提升的占89%。在2020年升学的663名学生中,有378人考入985高校,约占57%,其中有70人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64人考入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24人考入香港、澳门高校。在培养过程中,不少学生在中外交流及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

  “英才计划”全国管理办公室表示,2021年,“英才计划”将进一步加强“英才计划”与“拔尖计划”的衔接,稳妥有序扩大实施范围,提高培养质量,构建评价体系,加强追踪服务,完善工作机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试点建立“英才培养基地”,推广“高校导师+中学老师”双导师制。

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北京大学原校长、英才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王恩哥院士主持专委会第八次会议。 /p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北京大学原校长、英才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王恩哥院士主持专委会第八次会议。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在总结会上致辞说,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自2013年共同组织实施“英才计划”以来,通过不断探索,已培育科技后备人才培养品牌,搭建起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平台,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的工作机制,汇聚高质量的培养队伍,建立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阵地。

  他指出,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实施“英才计划”的重要意义,建立一支综合性培养团队,加强人才成长规律研究,加强培养阵地和资源建设,搭建互鉴共享的国际化平台,不断提高“英才计划”实施质量,实现“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北京大学原校长、英才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王恩哥院士主持英才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复旦大学原校长、英才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杨玉良院士,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田刚院士,中科院副院长李树深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院士,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武向平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院士等专家学者代表以线下线上结合方式参会。会议强调,专家咨询委员会要进一步增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发挥智库作用,加强对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调查研究,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努力推动“英才计划”工作发展。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