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多震区“一抹红”

2021
05-24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新华社西宁5月24日电 题:玛多震区“一抹红”

  新华社记者薛玉斌、王浡、李占轶

  5月22日2时4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里氏7.4级地震。震后,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迅速开展道路抢通保畅、电力通信保联、应急救援安置等工作。

  在青海玛多地震灾区,大大小小的20个安置点上,鲜红的党旗飘扬在一顶顶救灾帐篷旁,佩戴党徽的党员在救援一线随处可见。  

  在海拔4200多米的玛多县黄河乡,是此次地震的震中。震后,黄河乡藏文寄宿制学校186名学生和24名教职工得到及时疏散,被临时安置在操场上搭建的一顶顶救灾帐篷中。

  记者看到,绿色的操场上,一面红色的党旗在蓝色的帐篷间格外醒目。在现场救援的黄河乡党委书记多太告诉记者:“在这种艰难时刻,我们把党旗挂出来,既为了激励党员,也为了让受灾群众安心。”从搭建帐篷到发放救援物资,多太等一批党员克服高寒缺氧,共同为学生们筑起一个温暖安全的“宿舍”。

  “仁青扎西乡长,你们现在还缺什么?”23日15时,第四批上海援青干部、玛多县副县长张沈彬来到黄河乡后,调研当地救灾物资需求。

  “地震发生后,按上海援青干部联络组临时党支部要求,第四批上海援青干部人才在省州县三级指挥部的领导下,主动参与抗震救灾。”张沈彬说,目前已将灾区急需的帐篷、学生棉衣、行军床等救灾物资与上海市进行对接。

  固定帐篷、发放物资、搬运炉子……扎西达哇和其他救援人员在位于黄河乡藏文寄宿制学校的安置点内忙碌着。

  今年45岁的扎西达哇是玉树市老兵救援队的志愿者,也是一名有着23年党龄的“退伍老兵”。22日4时,他从距离玛多县200多公里外的玉树市出发,奔波5个多小时后抵达黄河乡救援。

  在距离黄河乡不远的玛查理镇江措村,村党支部书记扎西顶着大雪寒风,带领村(社区)“两委”干部深入村社,挨家挨户摸排受灾情况。“书记和干部们来了,我们心里就有底了。”村民多杰说。

  在玛多县政府广场临时安置点内,青海省减灾中心主任耿生海正对《玛多地震损失情况统计快报表》里受灾户数、受灾人数、倒塌房屋等数据仔细核校。“每天都要仔细核实这些数据,为灾情定损、灾后物资调配、恢复重建提供数据支撑。”

  “经过46小时的奋战,这条绕行便道终于在24日5时10分打通了,也就意味着受地震影响中断的S219线全线恢复通行。”在昌马河大桥抢修现场,青海省果洛公路总段养护中心主任李远升说。

  从22日7时进场抢修到便道打通,李远升一直没有合眼,橘色的工作服上满是泥污,别在胸前的党徽却闪闪发亮。“越早抢通道路,就能让救援物资越快从玉树进入玛多震区。这是我们公路人的责任,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责任。”

  “地震发生后,果洛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全州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在抗震救灾一线开展抢险救援,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果洛藏族自治州委书记、州“5·22”抗震救援指挥部指挥长张晓军说。

【编辑:黄钰涵】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