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题:江流向北宽——南水北调全媒调研小分队采访札记之九
新华社记者
这是一次纵贯四大流域的穿越,从丹江口水库所在的陶岔渠首出发,新华社南水北调全媒调研小分队5月20日随南水一路北上,探南水北调工程、解国家水网密码,7天后抵达1276公里之外的中线干渠终点——北京团城湖。
南水的旅程没有在团城湖结束,一部分经过九级泵站抬升,继续向北,来到华北地区最大水库、北京最大地表饮用水源地——密云水库,我们于是也在5月27日下午追寻到了这里。
站在密云水库主坝——白河大坝上眺望库区,远山如黛、碧水如镜,辽阔的水面上不时有鸟儿飞过。坝下,是密云水库调蓄工程九级泵站的最后一级——溪翁庄泵站。
从陶岔渠首到团城湖的1000多公里,南水在100米左右的落差中顺流而来。在团城湖前往密云水库的103公里,南水则由九个梯级泵站加压输送,扬程(水泵能够扬水的高度)达132.85米,实现“水往高处流”,将南水送入密云水库。
密云水库管理处党办主任刘勇见到我们时,一再说起2015年9月11日南水到达密云水库的那一刻。他的家乡十堰市房县与丹江口水库相邻、并曾在丹江口读书。2003年南水北调中线开工之年,他大学毕业来到密云水库工作。
“君(南水)在江之头,我在江之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当千里江水奔流而至,家乡丹江口水库的水与刘勇自己工作所在的密云水库之水,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然而,远道而来的南水,与密云水库是否相适应?丹江口水库和密云水库之水都是优质的Ⅱ类水质,但融合在一起是否会产生不良的反应?专家们开展专题研究,监测人员进行长期监测。
密云水库管理处水环境监测分中心主任王景仕说,监测数据表明,密云水库水质一直保持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经过对库区多年水生态监测数据分析,密云水库生物多样性良好,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处于健康状态。
南水与密云水库水的结合,开始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密云水库管理处主任刘大根说,密云水库建成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南水进京后,密云水库既是首都战略水源地,又是南水北调来水调蓄库,战略地位愈加凸显。
对首都而言,南水的到来,不仅极大地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紧张的状况,也悄然改变着北京水资源的格局,外来的南水开始成为重要水源。
北京市水务局统计显示,南水入京已累计达到64.59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喝、存、补”。“喝”,南水输入自来水厂作为饮用水,已累计向水厂供水42.92亿立方米,城区生活用水70%来自于南水;“存”,增加密云水库等北京主要水库蓄水量,已累计存水7.35亿立方米;“补”,补充地下水资源。
南水与密云水库为北京带来的变化,不只体现在地表,也体现在地下。当我们来到密云水库时,水库正在向潮白河补水。这次试验性生态补水从今年4月30日开始,至5月底结束,累计向潮白河补水1.87亿立方米。
对此,土生土长的溪翁庄泵站站长许征感受深刻。他看到了水库水位稳步提升,也看到了地下水位逐步抬升,对南水带来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当南水与密云水库的水融为一体时,它们对生活、生产、生态“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快要结束采访时,我们把从丹江口水库带来的一瓶水倒入密云水库。这瓶水与通过南水北调干线水渠和京密引水渠北上的南水一样,看到了沿途的种种变化。
这瓶水见证了库区与沿线的人们,为国家而舍小家,完成了世界水利史上搬迁强度最大的一次移民行动;见证了国家方方面面和当地人们为水源区的水源涵养、水质保护而做的一切;见证了为不受沿途干扰,明渠与沿线水系、道路全部立交,封闭运行,确保水质安全。
这瓶水感受了中国建设和科技的力量,这里呈现的,堪称一部水利工程建设的百科全书,有常规的渠道、水闸、隧洞、暗涵等,更有类似于世界综合规模第一的沙河渡槽、穿越黄河的宏伟工程。
这瓶水也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石家庄市的母亲河——滹沱河曾经一度失去了美好,河床裸露、垃圾遍布,如今受南水滋润的滹沱河碧波荡漾;华北明珠白洋淀也因南水的到来而更加光彩夺目;北京人俗称的“大水缸”密云水库,同样随着南水的到来气魄更加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