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保险创新,如何助力生态修复?
林业碳汇指数保险,这一林业保险领域的新险种,日前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试点落地。
何为碳汇指数?林业碳汇指数保险与传统的林业保险有何不同?该险种将如何助力生态建设?带着这样的疑问,《工人日报》记者近日走访了林业碳汇指数保险的首创地福建龙岩。
关注森林的生态价值
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称之为“森林碳汇”。
森林碳汇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数据显示,福建省森林面积1.15亿亩,覆盖率达66.8%,连续42年位居全国首位。龙岩市新罗区拥有林地面积22.2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9.66%,林业总固碳量超过100万吨/年,是我国重点富碳区县之一。
由于火灾、病虫害、冻灾等灾害及意外造成森林损毁事故多发,森林固碳能力减弱,森林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受到影响,森林直接经济价值以外的生态价值就会被削减。
中国人寿财险福建省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林全德认为,森林的生态价值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价值。“如果出现灾害意外、乱砍滥伐,传统的森林保险只赔付林木本体的经济价值,但从更长远的意义上关注森林生态价值的损失赔付,在此前尚属保险行业的空白领域。”
探索碳汇评估路径
5月19日,记者从龙岩市举办的金融保险助推乡村振兴座谈会上获悉,全国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由新罗区政府和龙岩市金融局合计出资保费120万元,中国人寿财险福建省分公司将为新罗区林业产业提供2000万元的碳汇损失风险保障。该保险涉及的保护对象为杉木、马尾松、毛竹、阔叶林等4种当地固碳能力较强的林种。
据龙岩市林业局局长张田华介绍,在林业碳汇指数保险研发过程中,当地林业局提供了森林资源状况、过往年份林业受灾情况等基础数据,由中国人寿财险福建分公司负责将森林毁损造成的固碳量损失换算指数化。
对于如何建立森林毁损与固碳能力损失的函数模型,中国人寿财险福建省分公司农村业务部刘锋解释说,公司以国内多位林业、气象专家的不同植被固碳能力分析成果作为计算依据,以卫星遥感科技手段定点监测反演,匹配当地林业历史损失风险,在碳汇理论方法学和实践验证的结合下创新开发林业碳汇指数保险产品,研发过程历时近4年。
不同于传统森林保险以具象的各类树木作为保障对象,以林农作为受益人,林业碳汇指数保险产品以当地林业主管部门作为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保险标的为投保地理区域内生长正常且管理规范的生态林和商品林。
“林业碳汇指数保险是通过保险渠道化解生态风险的积极尝试。”张田华说。
为生态修复护航
据介绍,在保险期间内,由于火灾、冻灾、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约定的灾因导致保险标的不可恢复性完全损毁,在一年中损毁林木经过专业换算及约定,森林固碳量下降到触发阈值时,视为发生林业碳汇减弱事件,保险事故发生。此时,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赔偿,起赔金额为100万元,最高赔偿金额为2000万元。
出险后,保险公司将借助卫星遥感技术准确监测损失情况,与林业主管部门联合高效查勘定损,可在灾后第一时间将赔款支付到位。保险赔款主要用于对灾后林业碳汇资源救助和碳源清除、森林资源培育及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等与林业碳汇富余价值生产活动有关的费用支出。
龙岩市新罗区副区长林峰表示,借助林业碳汇指数保险,政府可以在灾后第一时间获得更为充沛的资金,有效破解“无灾不能用,有灾不够用”的林业资金难题,极大提高灾后救助和生态修复效率。
目前,“碳中和”所涉及的碳成本、碳定价等概念,具有特殊的金融属性和专业难度,尚处于探索期。林全德表示,中国人寿财险福建省分公司将充分发挥创新经验优势,继续完善林业碳汇指数保险产品,推进领域更深、层次更高、保障更充分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