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象如此长距离北迁,在我国尚属首次
15头北迁亚洲象如何“回家”
加快亚洲象国家公园建设,为野生亚洲象提供更丰富的植物,减少人象混居等措施,才能更好地控制亚洲象的无序“乱逛”。
——————————
“亚洲象为什么离家”“亚洲象要去哪里”“亚洲象该如何回家”?连日来,15头从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离家一路向北迁徙的亚洲象群,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截至5月30日记者发稿时,野象群已进入云南玉溪市红塔区大湾村附近,距离昆明城区约100公里,距离勐养400多公里。
象群的迁徙是从去年开始的。
据专家介绍,2020年3月,16头野象从勐养片区出发经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洱市景谷县等地,于11月到达普洱市墨江县,其中一头母象产下一头小象。在墨江县停留了约5个月后,今年4月16日,17头野象从墨江县一路往北迁徙。4月24日,其中两头返回普洱市墨江县找到其他象群。由于容易穿行,无人阻拦,15头象途经玉溪市元江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宝秀镇、玉溪市峨山县大维堵村,畅通无阻向北迁移。5月26日,进入峨山县双江街道,5月27日,穿过峨山县城到达县城北1.8公里处。
象群异动早已引起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关注。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云南大学亚洲象研究中心负责人陈明勇今年1月带领云南大学研究团队前往墨江县,对北迁象群进行跟踪观测。
在陈明勇看来,“此次亚洲象象群北迁是一个异常现象”。他说,云南峨山县近500年来无野生亚洲象分布纪录,也无关于象群穿越几个气候带和几个动物地理单元的纪录。“亚洲象如此长距离北迁,在我国尚属首次”。
专家分析,“从该象群近期活动特点看,有继续向北偏东迁徙的趋势”“目前无法判断野象的终点在何处,气候、食物、水塘、泥塘、盐巴等,决定了它们的走向”。
据报道,在象群北迁的40余天里,它们在元江县、石屏县肇事412起,破坏农作物842亩,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680余万元,在峨山县造成的经济损失正在统计中。
象群的继续北迁,随着村庄、城镇、人口密度的增加,交通网密集,人象冲突风险越来越大。亚洲象适宜的食物资源越来越匮乏,象群将可能频繁入户寻找食物,肇事伤人将难以控制。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国的亚洲象一般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一带,经过30多年的拯救和保护,亚洲象种群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93头发展到目前的约300头。
亚洲象虽然看上去可爱,但生性十分凶猛。随着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加,亚洲象肇事事件频繁发生。
据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提供的资料,2010年以来,西双版纳共发生野生亚洲象肇事事件6674起,累计受灾7.5万户,农作物受损面积2.2万亩、经济林木受损631.07万株,损失保险补偿1.39亿元。全州32个乡镇和街道,已有23个乡镇(街道)发现有大象分布,占比71.8%,涉及40余万人口安全。
面对愈演愈烈的人象冲突,西双版纳州建立健全了应急处置机制,规范了应急处置行为、提高了处置效率;通过无人机、视频监控、红外相机、人员跟踪监测、开发手机App软件,实时发布亚洲象预警信息,让群众及时采取应急避险措施;2019年,完成亚洲象栖息地恢复改造项目5800亩;2020年,在勐海县勐阿镇建立了第一个亚洲象应急处置临时管控区,现已成功管控4头雄性亚洲象,为当地群众减缓了部分亚洲象肇事压力。2021年计划在景洪市景讷乡开展3000亩亚洲象“人象隔离”安全防范措施项目建设。2019年以来,成功捕获3头长期活动在勐海县勐阿镇、景洪市景讷乡的亚洲象,并送往亚洲象种源繁育基地进行收容救护。目前,正在计划猎捕勐腊长期肇事的野生亚洲象3头并已得到云南省林草局批准。此外,从2020年以来,西双版纳州提高了亚洲象肇事补偿,人员死亡补偿从40万/人提高到60万元/人。
值得庆幸的是,此次15头北迁象虽然肇事不断,但截至目前,还未发生人员伤亡事件。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无人机监测小队24小时不间断监测,将象群的实时画面和最新活动情况及时传给联合指挥部。指挥部及时预警,为群众和象群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在省、市、县、乡、村的协同努力下,有效阻挡了亚洲象群向城市、坝区等人员密集区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