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6月3日电 (李隽)“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是提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阵地,承载救助服务的平台,其服务质量高低、服务态度优劣关乎残疾儿童安危,关系到党和政府的惠民助残政策能否真正落地见效,决定康复工作成败。”3日,青海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曹晓在讲话时说。
当日,青海省举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规范化管理试点培训班,其间举办第二届残疾儿童康复技能大赛,为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之间的交流平台,促进该省儿童康复事业发展,提高康复治疗水平。
图为曹晓为优秀残疾儿童康复机构颁奖。 李隽 摄
青海省是国家确定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规范化管理四个试点省之一。该省印发《青海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评定和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省、州、县三级定点机构分级备案和互认机制,让优质康复资源下沉,推动构建分级管理、合理康复、上下联动的康复秩序。同时,整合教育、医疗、福利机构等各种资源,合理设置康复机构,加大康复经费投入,配备康复设备,培养储备康复专业人才,着力补齐短板,实现协调、同步发展。
据悉,2020年青海省全年共为5.8万名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康复服务率为99.66%。残疾儿童每十万人口得到康复服务37.8人,位居全国第一,残疾儿童核心信息准确率为91.6%,残疾儿童及其家庭对康复服务的满意率达100%。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率达到99.74%,为3444名残疾人提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图为与会领导为优秀康复治疗师颁奖。 李隽 摄
曹晓介绍,针对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康复机构多集中在西宁、海东两个地区,农牧区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尤其薄弱;康复服务专业人才十分短缺等问题,青海省将加大对城乡低收入残疾人、重度残疾人的医疗、康复救助力度。
“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规范化分级管理,将实现优质资源互补和共享,有利于解决康复资源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既能给各类康复机构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能给残疾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康复服务,推动形成分级管理、分级服务新格局。各地各部门也将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能力,确保全省3万多名残疾儿童及其家庭得到及时有效、就近就便的康复服务。”曹晓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