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走红的背后,有这些高考之问
高考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入不同类别的高校学习。高考,并非将人“分层”,而是“海阔凭鱼跃”,让青年们发挥所长、特色发展。
6月7日,2021年高考如期举行。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8万人,新增八地开启“新高考”模式。
教育是国之大计,高考又牵动人心。与高考相关的人和事,总是容易掀起讨论的热潮。
每年高考前后,都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走红”。今年5月底、6月初,就有2个人或多或少因为高考话题而获得公众关注,甚至陷入舆论旋涡。
他们的背后,其实也是我们想探讨的高考之问。
高考,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
第一个热门人物,正是要走上高考考场的衡水中学学生张锡峰。
他的走红,源于他曾在录制一档节目时发表的一场励志演讲。
在这场演讲中,高中生张锡峰台风稳健,表达能力也了得。他回应了外界对衡水中学培养“考试机器”的质疑,宣扬自立、自强和奋斗精神。他要和人生的起点抗争,成为父母的骄傲。
张锡峰说,高考对他来说是改变命运的奋力一击。他要通过这次考试,重新掌握人生,获得资源的分配权。
但这个比喻,让张锡峰陷入了争议之中。这番争议,也引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高考,究竟发挥什么作用,它考的是什么?
从官方文件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线索。
1月31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改革。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曾任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的姜钢认为,高考的核心功能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决定高考的前行方向和发展轨迹。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则建立在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前提下,是高考实现立德树人核心功能的两个基本手段。
高考必须始终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人才选拔要求,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注重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养的考察,助力高等教育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而实现高考所承载的选拔功能与政治使命,助推高等教育发展。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陆亭也曾撰文指出,教育的基本要义是成长,正确的方向是健康成长的保障。他认为,高考不应再强调筛选功能,而是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入不同类别的高校学习。高考,并非将人“分层”,而是“海阔凭鱼跃”,让青年们发挥所长、特色发展。
“不应再赋予和强化高考改变命运的功能。”教育学者熊丙奇呼吁,高考改变命运的说法,无形中堵死了更多选择,也无视了高考之外的成才选择。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完善自我认知。拥有了更高的能力和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就能拥有改变生活、创造未来的能力,这本质上和升学无关。他强调,把改变命运寄托在高考上,从社会层面看,是强化唯升学论、唯学历论,不利于孩子的发展成才。而学生长期抱持这样的观念,容易单纯将同龄人视作竞争对手,看成改变命运路上的阻碍,反而会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当然,希望这场讨论没有影响到张锡峰,愿他能在考场上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上大学后,拔尖创新人才怎样培养?
韦东奕,北京大学校园内“扫地僧”一般的存在,在数学圈内被尊称为“韦神”。
有人调侃,一般人解数学题用笔,他解数学题,只需要用手在虚空中“结印”。
韦神的标志性用品,是个1.5升的矿泉水瓶。他最近突然在社交网络上走红,是因为拿着馒头拎着水瓶接受了一段简短的采访,为高考生送上一句简单的祝福——欢迎来到北京大学,我也不会说别的。
“韦神”2010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4年本科毕业后保研继续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8年博士毕业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作博士后研究,并于2020年入职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他曾斩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获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金奖。
韦东奕的走红,其实也带来一个问题——基础拔尖创新人才,要怎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