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灵活就业者接近2亿人。其中,大学毕业生占据相当比例,人数持续攀升——
大学生灵活就业如何另辟蹊径、向阳生长
凌晨2点,某网络平台助农专场直播间内仍灯火通明,镜头前的安秋金一身标志性打扮:齐眉刘海、黑墨镜,亮眼的橙色围裙系在宽松黑衫外。此时,这个24岁的小伙子已直播10余个小时,但在与果农的现场连麦中还是妙语频出,毫无倦意。
2018年,安秋金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美食视频创作者。随着线上经济兴起,网络写手、短视频制作者、网约配送员等岗位已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蓄水池”,安秋金们如同激荡而起的朵朵浪花,怀着梦想奔向自己的星辰大海。这些青年过着怎样的生活?灵活就业何以成为一种现象?就业者如何爬坡过坎才可向阳生长?
画群像:有勇气追梦,敢尝试创新
与安秋金类似,95后刘宁儿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也选择了一份“不那么传统”的职业——电竞主持人。镜头前的她谈笑自若,镜头后的她不断为此付出努力:每天上午10点练舞、健身,中午1点开始做功课、练解说,4点直播直至凌晨左右。每月会给自己放一两天假,但赶上赛季就得频繁奔波于不同城市之间。她说:“这份工作鲜活、有趣,内心的热爱支持我不断走下去。”
网络文学作者吴梦炜的状态与刘宁儿不同。毕业于南昌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他,“跨界”开启了“以梦为马,执笔走天涯”的生活:每天晚上工作5~6小时,更新小说4000~6000字。如果中途休息一天,就会择机补上。“平时比较宅,喜欢在夜深人静时伏案码字。但坐久了会发胖。”吴梦炜笑谈自己的生活常态。
自由、热爱、梦想,是几位年轻从业者一致的内心诉求。那么,如何界定“灵活就业”概念?这个群体具有哪些特征?
多位专家认为:灵活就业岗位与互联网经济息息相关,一般指自雇的、临时性的或非正规的就业模式,其灵活性体现在工作形式、时长、劳动关系等方面,基本可分为非全日制就业、个体工商户、新就业形态三种。与自由职业相比,灵活就业涵盖范围更广,可以是“打零工”,也可以是自主创业,不一而足。
基于多年调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描绘了这样一幅“群像”:就业者以95后、00后为主,普通本科和高职院校毕业生占比较大,多为主动择业或将其作为创业、二次就业的“跳板”,同等条件下比传统岗位从业者收入略高。他们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创造性,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快速响应并进行改变。
受访专家表示,部分省份选择灵活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呈上升状态:以江苏省为例,2017年、2019年全省毕业生总量分别为55.6万人和56.2万人,年终灵活就业率分别为2.5%、2.9%,增长约2500人。据麦克思研究院《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2020》显示,2014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内自主创业占比2%,毕业5年内则上升至4.8%。伴随毕业时间的延长,其自主创业比例持续上升。
从用人需求看,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发布的《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中国企业采用灵活用工比例约55.7%,比2019年增加约11个百分点,近30%的企业打算稳定或扩大灵活用工规模。“互联网经济开辟的新蓝海正为有意投身灵活岗位的年轻人创造更多与之匹配的岗位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朱迪说。
寻原因:融入数字时代,追求自我价值
暮色已沉,两三碟菜上桌。父女二人相对而坐,吃饭间聊着一天的家常琐事。这种再普通不过的农家生活,被95后王晓楠剪辑成了“家人对坐,灯火可亲”的画面。几年前,为了照顾身患肾病的父亲,毕业不久的王晓楠辞职回到河南滑县大寨乡,成了一名短视频制作者。乡土生活给了她创作的灵感,使她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朱迪曾对青年择业展开调研,她发现,有很多像王晓楠一样的青年渴望在工作、生活与家庭间寻找平衡,灵活就业岗位为满足这种需求创造了可能。此外,年轻人向往自由、希望掌控人生的观念也成为灵活就业受青睐的内驱力。很多情况下,灵活就业并非无奈之举,而是实现自我价值或为创业积累经验的主动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等专家认为,数字技术的革新带动了共享经济、线上经济的发展,云客服、短视频、在线教育等内容平台为灵活就业创造条件,在时间、空间、形式上拓展了大学生择业的外延,丰富了供给端的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