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范围在吉林不断扩大 新技术助黑土地可持续利用

2021
06-16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中新网长春6月16日电 (孙博妍)记者16日从吉林省委召开的吉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聚焦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专场新闻发布会获悉,该省保护性耕作面积在今年大幅增加,一批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攻关技术成果获大面积推广应用。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黑土区的核心位置,属“世界黄金水稻带”和“世界黄金玉米带”,全省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8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

  这其中,26个典型黑土区县贡献了吉林省80%的粮食产量。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凤春表示,建好大粮仓,就一定要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

  目前,吉林省聘请27名专家学者,组建了黑土地保护专家委员会,为黑土地保护提供智力支撑。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也新组建了黑土地管理保护处、省黑土地质量保护监测中心。

  张凤春介绍,“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在该省正扎实推进。“(吉林省)与中国科学院实施战略合作,组建6个科技攻关团队,启动6项29个课题,建设了3个万亩核心示范基地和30个辐射示范点,组织开展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种植1750亩。”

  张凤春介绍,当前,吉林省保护性耕作面积大幅增加。“落实补贴资金11.2亿元,实施面积扩大到2875万亩,同比增长55.2%,居东北四省区第一位。整体推进县由上年的8个扩大到15个,高标准示范应用基地由30个增加到60个。”

  吉林省农科院副院长郭中校介绍,经过持续监测研究,该院在黑土退化机理、退化土壤培肥、高产高效施肥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同时,针对如何提升黑土土壤有机质这一核心问题,吉林省农科院创建并推广了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技术、全量覆盖归行还田技术、续补式减量增效施肥技术等。

  郭中校介绍,这些技术的大量推广,既能让黑土地可持续利用,又能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完)

【编辑:苑菁菁】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