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寻亲信”揭开11位湘籍烈士的英雄往事
本报记者周楠
一封特殊来信,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
11份泛黄档案,隐藏着11个壮怀激烈的英雄故事。
一封穿越75年的家书,一座屹立在村民心中82年的丰碑,两名原籍信息成谜的烈士,四位仍待亲友前来寻找的英雄。
……
近日,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追踪采访一段为烈士“寻亲”的经历,带您走近11位湘籍烈士的英雄往事。
揭开尘封的历史
今年5月,湖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收到一封特殊来信。两名老红军后代、烈士寻亲志愿者在信中说,河北省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埋葬了12名湖南籍师团职红军烈士,自从1951年迁葬到陵园,烈士亲人和原籍地政府从未前来祭扫,其中有6人没有登记在湖南革命烈士总名录中。来信提出在合适时候组织烈士家乡人和亲人前往陵园祭扫、为6名红军补发烈士证书等请求。
湖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随即要求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抓紧核实相关情况,做好烈士身份认定工作,以告慰烈士英灵。“我们马上组织人员前往河北了解情况。”5月24日,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易德才带队前往河北、山西,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实地走访,核查相关情况。
“经过核查,志愿者反映的情况与实际有些出入。”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是颜隆茂烈士的原始档案记载其籍贯为“湖南省莲花县”,莲花县历来属于江西省辖区范围,这一信息迅速被通报给江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由他们继续核查。
二是经多方核对,这12位同志的信息此前均已录入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管理系统,认定为烈士身份。11名湖南省籍烈士中,7人的《烈士证明书》由湖南有关部门发放,4人由河北方面发放。
三是并非没有烈士亲人前往陵园祭奠。据最新了解到的情况,刘桂云、周万成、范坚才、郭陆顺、蓝芳、吴强、喻忠良7名烈士的亲属都已联系上。其中,郭陆顺、吴强等烈士的亲属此前曾多次前往陵园祭奠。
吴强烈士的孙子吴一挥生活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这位66岁的老人告诉记者:“家人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收到爷爷牺牲的噩耗,后来知道他安葬在石家庄一处陵园。当时条件有限,1983年才开始到陵园祭奠,此后每隔一两年去祭奠一次。”
湖南省多位市县史志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红色热土,湖南的烈士数量多,很多市县烈士陵园有专门的纪念碑,镌刻烈士名字,供后人祭奠。每逢清明,部分烈士的亲友会选择在当地陵园祭奠,刘桂云、范坚才等烈士的亲友祭奠属于这种情况。
“尽管核实的情况与志愿者来信反映的有所出入,但这封信帮我们开启了这次烈士‘寻亲’之旅,揭开了尘封的历史,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并组织家乡人前往陵园,追思和祭奠伟大的先烈。”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工作人员说。
痛击日寇,收复县城,李云龙式的军人
1954年建成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占地21万平方米,树木葱茏,庄严肃穆。这里安葬了白求恩、柯棣华大夫,也长眠着马本斋等革命烈士,是缅怀在华北地区牺牲烈士的主要纪念陵园。
走进陵园档案室,打开一个个铁皮柜,工作人员李媛媛小心翼翼地取出档案,供我们翻阅。打开档案袋,抽出泛黄的纸张,11位湘籍烈士的故事在眼前徐徐展开。李媛媛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华北大地成为敌后抗战的坚强堡垒,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些湘籍烈士就是代表。”
刘贵荣,湖南茶陵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途中参加强渡金沙江等战斗,一生7次负伤。1937年奔赴抗日前线,一度率部收复灵寿县城,在洪子店战斗中击溃5倍以上的敌军。1941年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第十九团团长,率部在多次战斗中痛击敌人。在1943年的黑水窑战斗中,消灭日寇一个小队和伪军一个中队,缴获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两挺、弹药和军用品17车。当年10月,在日寇反扑报复中,刘贵荣和一连战士遭敌合围,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2岁。
英勇无比,富有谋略,收复县城,担任团长,这不就是李云龙式的军人嘛!采访期间,多名人士不约而同提到这一点。
郭陆顺,湖南浏阳人,1927年入党,一生参加作战上百次,负伤11次。1937年赴抗日前线,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下属团政治处主任。1939年4月初,马本斋所在部队遭日伪军围困的危急时刻,郭陆顺率部成功救援,自己身负重伤。1939年10月,郭陆顺调任冀中回民支队政委,同司令员马本斋紧密合作,取得了大大小小30多次战斗胜利,被冀中军区司令员赞扬为“模范政治委员”。1942年,在青县大城地区战斗中光荣牺牲,时年28岁。“家人回忆他,说他身上好多疤,我们因他而自豪。”郭陆顺的侄孙郭启华老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