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治理新探索 司法为民不打烊

2021
06-26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市域治理新探索 司法为民不打烊

  【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

  社区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小的社会单元,但北京昌平回(龙观)天(通苑)社区改变了这个印象。这里有“亚洲最大社区”之称,容纳近84万常住人口。但这里也显露着超大城市特有的问题:职场与住所距离过远,职住分离严重。据北京市昌平区人力社保局与高德地图大数据分析显示,绝大多数回天地区就业人口的就业半径在10公里以上,工作地点遍布主城区。同时,这里便捷的交通、相对低廉的租金吸引了大量租房人口,造成群租房安全隐患、房屋租赁纠纷等问题集中。

  “我们通过对回天地区的诉讼群体进行调研,发现诉讼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上班族的比例超过半数,64%的上班族表示工作期间难以请假参加诉讼。因此,昌平区法院天通苑法庭于2015年尝试启动了‘夜间法庭’,在晚上进行开庭、调解等工作,方便当事人。”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邢颖介绍。  

  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政法机关紧密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各项要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房山、通州、大兴、昌平四个基层法院开展“夜间法庭”试点工作,积极寻求市域治理新途径。昌平区人民法院将“夜间法庭”的试点定在回龙观法庭和天通苑法庭。

  邢颖介绍,“夜间法庭”主要针对简单的民事案件,“主要特点是案情简单、争议不大、标的也小,大部分是围绕当事人生活产生的邻里纠纷,比如房屋租赁案件、法定继承案件等。如果案情比较疑难复杂、双方矛盾较大,或者有代理人参与,一般就不再适用‘夜间法庭’”。

  回天地区上班族可以根据需求向回龙观法庭或天通苑法庭提出申请,昌平法院法官结合案情、双方当事人的工作和居住情况、另一方当事人的意愿等综合审查后决定是否启动“夜间法庭”。开庭频率依照一段时间内申请“夜间法庭”的人数而定,通常一个月2至3次,时间集中在晚上7点至9点。

  “安居诊疗车”是“夜间法庭”的服务模式之一。回龙观法庭根据社区内房屋租赁、邻里纠纷等高发问题,将“安居诊疗车”驶入社区,通过深入走访调查,找准纠纷多发的症结,进行现场开庭调解,达到“审理一案,化解一片”的效果。

  不久前,回龙观社区某健身房因为属于违法建筑,需要闭店拆除,社区内100多个会员需要退费。此案虽涉及人数较多,但事实清楚、争议标的不大,经过法院大量前期工作,健身房与会员基本达成了调解方案。因为一些当事人不便请假,不能在统一时间到法院签署调解协议,于是回龙观法庭启动“云端夜间法庭”,为当事人提供了便利。

  为了让群众更方便地参与司法、依法办事,北京市政法机关推出了多项便民措施。

  今年3月29日,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检察院开通了7×24小时全天候怀柔检察监督热线59559511。“群众大多没有专业的法律知识,遇到很多法律问题不知道应该向哪个部门反映,就可以给我们打电话。”怀柔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负责人高媛说,2021年4月,家住怀柔区某村的王某发现山后堆满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他想起怀柔检察监督热线,于是致电求助。接到线索后,该院第五检察部检察官杜山泉及时与王某取得联系,实地查看现场垃圾堆放现状并开展调查,随后向属地政府及主管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推动职能部门组织力量迅速整改。

  检察热线不仅便民,也推动着怀柔区检察院检察工作结构向更合理的方向转变。

  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能包括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长期以来刑事检察较为成熟,而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相对较弱。高媛介绍,开通热线一方面能使群众更为便捷地联系到检察官,另一方面也希望发挥群众的力量,破解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线索来源失衡、监督质效不高的困境。“热线开通以来至6月11日,我们已接到61人次群众来电,关于公益诉讼线索的有16条,已经据此立案5件。”高媛说。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