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自治队”守护祥和彭水
图为李继儒带领“五老自治队”巡逻在背街小巷。彭水县委政法委供图
□ 本报记者 吴晓锋 战海峰
“上街出门戴口罩,回家进屋勤洗手;莫传谣、莫恐慌,坚决相信党中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重庆市彭水县保家镇,一位八旬老人每天吃过早饭后,便从家里推出宣传车,手提大喇叭,开始了一天的疫情防控义务宣传。
老人叫李继儒,退休20年来,他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凭着一顶草帽、一个水壶、一个挎包、一支半导体喇叭,和他组建的普法宣传队,开展普法宣传、治安巡逻和人民调解,徒步行程两万多公里,守护着家乡这片祥和的土地。
“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直接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和重要特征。”彭水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程途介绍说,近年来,彭水县深刻认识到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性,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发挥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发掘出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创新性,着力打造李继儒式“五老自治队”基层治理模式。
建立新型“熟人社会”
“退休的是岗位,不休的是党性。”这是李继儒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我们这些老同志能做点什么呢?”这一想法在李继儒心里生了根。2011年9月,李继儒的想法终于有了结果。在保家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李继儒把退休老同志组织起来,组建“五老自治队”,为家乡“保驾护航”。
“五老”即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红军、老劳模等老同志,他们品行好、有威望、有能力、热心公益事业,由他们组成的“五老自治队”就是一支集民智、护民利、聚民心的队伍。
一次,李继儒无意中听到,村民王某某盖新房的钢材被人偷了不少。当晚,李继儒带领5名巡逻队员,在新房附近守株待兔。22时许,李继儒和巡逻队员将盗窃钢材的刘某抓获,并配合派出所民警在刘家床底下搜出200多斤钢筋。
这一事件后,“五老自治队”声名鹊起。镇里专门拨款为这支老年巡逻队统一购置了迷彩服、红袖标、手电筒等巡逻装备。从此,李继儒带领“五老自治队”活跃在大街小巷,白天开展法治宣传,夜间进行治安巡逻,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是“五老自治队”的精神特质,他们成为彭水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的一张名片。
目前,全县已建成“五老自治队”62支,充分利用“五老”的地缘、人缘、亲缘优势,发挥他们在基层治理中的法治宣传、社情收集、纠纷调解、治安巡逻、文艺组织等作用,激发群众自治活力,实现党组织领导下的“村事民议,村事民治”。
“乡村是熟人社会,‘五老’长久以来依附于土地、血缘上的乡土亲情,建立起了‘有人情味’的熟人社会,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前往彭水县调研的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信访与法治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邹东升说,“正是因为拥有这种优势,也将更好地发挥‘五老’的精神力量,引导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形成基层治理新合力。”
激发基层群众自治活力
在“五老自治队”的带动下,彭水县积极推进“多网合一”步伐,推动基层执法人员、街镇社区干部、治安志愿者等力量进网入格,组建专职巡逻队,切实加强社会管控,初步实现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基层治理大综治格局。
在彭水县郁山镇赶集日,彭水县法院、司法所、镇政府、派出所相约“赶场”,向辖区乡民“吆喝”法治产品。彭水县法院干警分为两批,一批定点驻守,接受乡民法律咨询,进行法治宣传;一批走街串巷,为居家老人、儿童提供上门普法。
“刚刚拿了一些宣传册,打算拿回家慢慢看。”一位手里拿着各类法律法规宣传资料的群众笑着说,这能让越来越多人开始懂得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
同样“变被动为主动”的还有汉葭水陆派出所。汉葭水陆派出所联合辖区外卖服务站点,打造了一支送餐员平安建设志愿队伍,让送餐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为公安机关侦查工作提供线索,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辖区平安建设宣传工作。
近年来,彭水县不断激发基层群众自治活力,积极促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协同发展,着眼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径,逐步实现群众需求“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党建引领破解治理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