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台风为何 “偏心”东北?
专家称都是副高异常惹的祸
印象中独属我国南部沿海的台风,咋一不小心就去了东北?
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台风中心登陆或途经东北的台风大约10个左右,也就是说平均一年登陆0.5个,而今年却接连登陆3个,确实异常。
9月8日早间,今年第10号台风“海神”穿过朝鲜半岛后登陆吉林。至此,这已是8月下旬以来,连续第3个登陆东北的台风,当地持续遭受狂风暴雨。
包括此前的“巴威”、“美莎克”,这3个台风强度很大,其中“海神”更是一度达到超强台风级(17级),这些台风是否会将海上的能量耗尽,导致9月台风减少?
副高异常偏北
导致台风向北
台风要想登陆东北确实不易,但今年8月,副高的异常恰好满足了条件。另外,今年7月中旬的长江暴雨也是副高异常导致。
回顾8月下旬以来3个台风的路径,确实有些“跑偏”了。
第8号台风“巴威”和第9号台风“美莎克”分别在8月21日、28日生成,随后马不停蹄朝偏北方向移动。而9月1日生成的第10号台风“海神”,初期向西朝福建、浙江方向移动,但在3日忽然转西北方向,再到后来偏北。
那台风为什么像事先说好了,直奔东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梁巧倩解释,最根本的原因是今年8月下旬,副高出现异常。
副高是一个稳定而少动且暖性深厚的行星尺度系统,其位置和强度随着季节发生变化,其脊线4月位于北纬18度左右的南海—西北太平洋一带,到6月北跳越过北纬20度,并于7月底—8月,北上至北纬30度以北。
副高的位置和南北移动是影响我国天气的关键,包括华南汛期、江淮梅雨等,副高都是一个主要的影响系统,比如今年7月中旬的长江暴雨也是副高异常导致。
台风的位置和移动与副高密切相关,西北太平洋的台风多在副高南侧形成,并受副高气流牵引移动。副高的气流在北半球是顺时针旋转,因此台风在副高南侧一般向西或西北方向呈弧形移动,并且在西脊点附近开始拐弯。
西脊点展示副高最西端的范围,因此从示意图看,副高正常情况下呈椭圆形。台风移动到西脊点附近后,副高气流方向由东南转向东北,因此台风也在西脊点附近拐弯,向东北方向移动。
一般8月下旬,副高脊线大致在北纬30度附近,如果副高较强向西延伸进入我国,台风就在福建、浙江一带登陆;如果副高正常,则会在西脊点转弯奔向日本方向。
因此,台风要想登陆东北确实不易,但今年8月,副高的异常恰好满足了条件。
“副高除了纬度变化外,自身形态也有变化。”梁巧倩介绍,今年8月下旬西北太平洋副高偏强,也就是西端脊线南北偏强,尤其是我国东北到日本一带,相比历史平均值500hPa高度场有较大的正距平,西脊点则较常年变化不大,所以从形态上看,副高西侧不再呈圆弧形,而是呈方形块状,也被称为“方头副高”。
因此,台风沿副高南侧移动到西脊点附近后,由于是方头副高,到达拐点后就不是转向东北,而是向偏北方向移动。
纵观这3个台风,“海神”的路径最能展现这样的异常。“海神”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后,先沿副高南侧向西移动,随后慢慢向西北移动,呈弧形,到北纬23度左右发生明显拐弯,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随后直奔朝鲜半岛。
西风槽延伸
添北上动力
西风槽向南延伸,导致东侧西南气流的北分量加大,与“方头副高”西脊线的偏北气流一起,合力引导台风北上。
除副高外,梁巧倩说,西风槽此次也要对台风的跑偏“负责”。
在北半球副高北侧的中高纬度地区,高空盛行西风气流,也就是西风带。西风气流中常常产生波动,形成槽(低压)和脊(高压),其中槽一般被称为“西风槽”,并在地图上用槽线标识其位置。
西风槽前(在北半球位于槽线东侧)盛行西南气流,西侧则盛行西北气流,形态上看类似向南凸出的圆弧,一般8月下旬(气候平均态)在我国东北到华北一带呈东北—西南走向高空500hPa维持一个西风槽。
今年8月下旬,西风槽较常年有所西退,位于内蒙中东部,西风槽向南延伸,经向度加大。
平常西风槽东侧整体是西南气流,与副高北侧的西南气流一致,二者之间相当于形成一个台风通道。但现在西风槽向南延伸,导致东侧西南气流的北分量加大,与“方头副高”西脊线的偏北气流一起,合力引导台风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