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我们对它还有多少误解?

2020
09-16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16日电(记者 张尼)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全国抑郁症患者数量或接近一亿人,高发病率让抑郁症患者群体近年来引发全社会的关注。

  近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中更是提出,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应对这样一个沉重又特殊的疾病,我们准备好了吗?

资料图:南京志愿者街头“求拥抱”,呼吁关爱抑郁症患者。  泱波 摄

  专家:全国抑郁症患者或接近一亿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报告:抑郁症的最坏后果是可能导致自杀行为,这是目前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在中国,情况也不容乐观。

  在年轻人喜欢浏览的一个网络论坛上,仅针对抑郁症的讨论就超过了66万个。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抑郁症在中国的终身患病率达到6.9%,一年内的患病率是3.6%,有研究预估全国抑郁症患者接近一亿人。”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杨甫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对于一线的临床医生来说,直观感受更加明显。

  “以我们医院精神科数据为例,目前来就诊的患者中,抑郁症患者占到了一半以上。近几年,明显感觉到就诊的人数越来越多,并且各个年龄段的患者都在增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曲姗告诉记者。

  曲姗说,近年来,科室里就诊的患者人数越来越多,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大家更多地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

  “过去人们觉得自己是想不开、意志薄弱,挺一挺,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就可以了。现在,很多人意识到这是一种病,会选择求医。”

  这样的现状也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重视。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提出了这样的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抑郁症治疗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0%和80%。

  就在前不久,《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也对外公布,其中提出,到2022年,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80%,学生对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5%。抑郁症就诊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治疗率提高30%,年复发率降低30%。

资料图:心理咨询师与就诊者交谈。 吕明 摄

  人,为什么会抑郁?

  抑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常伴随焦虑发生。临床体现为“三低”——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动力不足,且持续至少2周以上。

  但对于这种疾病的病因,普通民众仍然知之甚少。

  “这种疾病的病因学研究,目前很明确的一点就是和基因与环境都有关系。”曲姗解释说。

  专家表示,从病理过程看,人的主观思想如果长时间不愉快或想不开,脑内会发生神经递质的紊乱,人总是很痛苦、情绪低落,脑内的神经物质、电活动、脑功能活跃区域会发生改变,这就产生了物质的改变。

  从病因学上看,抑郁症还和基因有关,那些有抑郁症家族史的人,比别人得抑郁症的风险高很多。

  与此同时,从年龄分布来看,抑郁症的发病也存在三个高峰期。一般抑郁症的发病初始年龄在20到30岁之间,这是第一个高峰期,并且,这种疾病非常容易复发,第二次发病高峰在更年期,大约50-60岁之间,第三个发病高峰期则是进入老年以后。

  “人在年龄小的时候保护因素比较多,所以不容易发病,步入社会以后,开始面临一些压力和打击,这些打击会在一定环境下把易感基因诱发,最终导致发病。”

  曲姗解释说,从临床经验来看,一般学生初入职场后,会面临各种问题,就业、恋爱、结婚、生子等等,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临界事件”比较多,所以会成为抑郁症初始发病的高发年龄段。

  此外,70岁以后,人的身体开始出现各种疾病,比如帕金森、肿瘤、脑血管病、心衰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容易引发并发的抑郁症。

资料图:一位大学生分享其与抑郁抗争经历。 杨醉文 摄

  如何判断“我是否抑郁了”?

  和其他任何一种疾病一样,对抑郁症的早期筛查和干预对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精神科这个特点相当重要,如果你得病5年、10年之后再治,估计预后很差。”杨甫德在采访中说。

  《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中,也将开展筛查评估列为了重点任务。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