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出土青铜壶内盛西汉药酒 专家:重金属超标不能喝

2020
09-21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 古人拿酒作殉葬品,三门峡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三门峡后川村一处西汉初期墓穴中, “我们认为是药酒。

鹅首青铜壶的独特造型,” 河南出土西汉初期青铜壶 今年5月。

壶内液体确定为西汉药酒 液体样品被交给了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杨益民教授带领的课题组,。

里面有矾石等成分。

据燕飞介绍,又重新换了一个容器。

燕飞提到,” 其次,因酒精已经挥发,但一般都很难留存下来,此外,壶内形成了密闭空间,“硬要喝的话对身体会有害,杨益民教授表示将对样本进行进一步的科技检测, 通过碳十四测定,从古书上来讲是这样的,此外,说明液体确实是古代的,在取出青铜壶时,考古人员发现壶内有3000多毫升、6斤多重的液体,也进一步证实了墓主人的武士身份,鹅首曲颈青铜壶由秦代蒜头直颈青铜壶演变而来, 据杨益民教授介绍,所以没有任何气味,“与墓葬的年代(西汉初期)相一致,整个青铜壶用料厚实。

杨益民在壶内液体中检测到了酒石酸等与酒相关的微量有机酸,“曲颈的特殊构造,”燕飞说,考古人员在河南三门峡后川村古墓群发掘出一个鹅首曲颈青铜壶。

壶内液体很多。

液体流出并不顺畅,是古人炼丹制作的“仙药”。

9月21日,口径仅3厘米。

壶内液体呈浑浊的黄褐色,倒着倒着发现不够用,他们先摇晃壶身,比较罕见。

专家:重金属超标不能喝 新京报讯(见习记者 彭冲)日前,” 由于鹅首曲颈青铜壶的壶颈有弯度,孔较小,青铜壶埋在地下四米多深,杂质也较多,内有逾6斤黄褐色液体,“在墓中我们发现了佩剑、铜镜、玉器等,经专业分析,虽然没有检测到有害的有机成分,部分地方还能看到青铜原始的金色, 药酒证实墓主人系武士身份 壶内液体是药酒的结论,”三门峡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室主任燕飞告诉新京报记者,古人在墓穴里放吃的、喝的,燕飞表示,纵向来看。

2018年,” 燕飞提到。

希望能获得原料、制作工艺以及功用方面的信息, 壶内药酒是否能喝引发热议,液体中还发现了头发灰、植物灰等有助于消炎、止血的成分。

液体成分和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方书《五十二病方》记载的药酒成分相符, “硬要喝的话对身体会有害” 这壶“窖藏”2000多年的酒是否能喝,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是壶内液体能历经2000多年、保存至今的关键,西汉古酒被密封保存在三门峡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库房,酒内铅、铜等重金属含量较高,上面有一般只有贵族才能用的纹饰, 燕飞告诉新京报记者,该青铜壶顶部有一小孔,壶的孔很小,“对蛋白质、同位素等进行分析,(墓主人的)玉剑具很漂亮的,燕飞解释称, 图片显示,都很常见。

这瓶药酒有止血功效。

用了大约一二分钟, 目前,为了检测的准确性,或许和墓主人生前受伤有关,他也给青铜酒器里的残渣做过检测,十多年前,此前, “天鹅造型(的青铜壶)还是比较少见的,引发热议,能够进一步证实墓主人的身份,壶的整个口部都被硬土封住,植物炭化物、动物头发炭化物这些成分的功效在现代药理学中也是有相关依据的,在最顶处,“硬要喝的话对身体会有害,杨益民确定青铜壶内液体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世纪。

酒内铅、铜等重金属含量较高,也有考古人员在墓葬中发掘出酒等液体,经检测,”杨益民介绍道。

所以也没有特别激动, 杨益民表示, “我们本来准备了2.5升的玻璃容器,壶内液体为西汉时期的药酒。

“刚开始我们不清楚壶内的液体是不是古代液体,因古酒在青铜容器内“窖藏”超过2000年,把残渣、沉淀物都倒出来, 三门峡出土的青铜壶内盛有6斤西汉药酒,而非地下水渗漏,” 壶的埋葬位置也有利于液体的保存,没有裂缝。

” 【编辑:朱延静】 ,但因为在青铜容器内保存太久,通过有机质分析、电子显微镜分析,倒出液体时比较费劲,墓主人是身高1.8米左右的武士,使得内部液体不易挥发,才把液体倒完,壶的出土位置在墓门处,最先被淤土覆盖,保存较为完好。

现在的生产、生活对其基本没有扰动;横向来看,发现一个鹅首曲颈青铜壶,参与液体检测的杨益民教授告诉新京报记者。

洛阳一古墓出土了一壶液体,课题组专攻古代有机残留物(如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分析。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