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伴随庆祝大会结尾的欢呼声,10万个五彩斑斓的气球腾空而起,形成一道壮观的色彩幕墙。看着天空架起这道彩虹,很多人兴奋之余也在好奇,这么多气球从哪来?飞到哪去?它们又是如何同时升空的呢? 据央视新闻
●放飞气球如何形成球幕效果?
460人团队同时放飞10万个气球
今年4月份,曹健接到此次气球放飞的任务。他透露,一开始,他们计划给气球放飞设计一些造型,但很快发现,气球的造型会因为风向和当时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反复研究之后,大家一致认定,还是追求形成球幕的效果比较可行。
即便不追求特殊造型,指挥460人的团队同时放飞10万个气球也有不小的难度,广场活动部气球放飞负责人孔宪菲介绍,气球放飞成功的首要条件就是符合要求的球皮。
最终被选用的气球采用了纯天然乳胶制作,上升到一定高度就会自己爆炸,落入土中一周后就会100%降解,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选好了气球,就要研究用什么气体,孔宪菲告诉记者,氦气是目前最可靠的选择。它分子小、易升空,而且是惰性气体,无色无味不可燃,达到了既安全又环保的要求。
●气球如何以最饱满状态升空?
每分钟打6个气球、气球直径25厘米左右
曹健表示,为了让气球以最饱满的状态完成升空,志愿者们要卡在临近入场时完成打气的工作。在保证充气速度的同时还要求尺寸一致,除了每分钟打6个气球的速度要求,气球的直径要在25厘米左右。气球越飞越高,飞到高处视觉上变化并不明显,为什么还要严格控制气球的大小呢?曹健解释说,气球大小会影响升空速度,只有大小相同,才更有利于形成气球球幕的效果。把气球充到直径25厘米,既不容易爆炸、也不至于在放飞的时候缩得太小,放飞效果最好。
●如何做到团队配合整齐划一?
通过信号员旗语做出相应动作
10万只气球分布在100个球笼,曹健表示,团队整齐划一的配合是整个气球放飞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100个球笼依次排开,横跨整个广场,志愿者们只能通过信号员的旗语做出相应的动作。第一排先放,相隔几秒钟,第二排再接上,基本就能形成球幕效果。旗语一起一落之间,大家要迅速、准确地做出相应的动作,这是要长时间训练磨合才能达到的。
打气、装进球笼这些看似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也不能有半点马虎。孙识政是来自北京警察学院的志愿者,他需要与同伴配合,一个充气,一个打结。为了严格保证气球大小、充气速度,一个动作他们每天需要练习几百次。
■ 焦点
10万羽和平鸽飞去哪儿了?
和平鸽放飞是历次大型庆典活动进入尾声的传统环节。今年,天安门广场放飞了10万羽和平鸽,数量是历年之最。这么多和平鸽从哪儿来?又飞往何处?
10万羽和平鸽从何而来?
葛先生家住北京市丰台区新村街道,距离天安门广场约20公里,开车大概40分钟。而他养的和平鸽从祖国的心脏飞向天空,再飞到自己的小窝,仅需要十几分钟。葛先生笑称,这些鸽子可能是参与活动最早回到家的一批特殊的表演者。
1982年,北京市信鸽协会成立。1985年,葛先生成为了其中一员。他的会员证,已经更换了好几本,每一本都盖满了参与各种活动的纪念章。这些年来,每逢北京有需要放飞和平鸽的大型活动,都是由北京市信鸽协会的会员们无偿提供。
一个多月以前,葛老和他的“鸽友”们接到了“新任务”——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提供“家养信鸽”。葛老告诉总台央广记者,活动当天放飞的和平鸽来自北京市16个区的3000多户鸽友。葛先生说,一开始协会还担心很难凑齐10万羽,可是工作人员入户调查后发现,会员们愿意提供的羽数远远超出了预定的计划。
回家途中如何不迷路?
通常所说的“和平鸽”,品种其实是信鸽。它们本就“自带导航”,具备极强的归巢能力。不过,北京市信鸽协会秘书长孙鹏告诉总台央广记者,即便是信鸽有天赋,想要不迷路仍旧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
孙鹏介绍,鸽子平常的训练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家飞”,另一种叫“训放”。所谓“家飞”,就是在会员的家里把信鸽放出去,鸽子会在家的上空附近盘旋、飞翔,不久后便飞回家里。而“训放”,是将鸽子送往离家有一定距离的地方,让它们飞回家,距离由近及远,从10公里开始尝试,逐步增加到400公里甚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