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中国北方县城一粒薯种的“国际化脚步”

2020
07-05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 图为马铃薯公司相关负责人黄兆文向记者介绍商都薯种情况,这位68岁的农民,在当地官方支持下,今年也承包了两个薯种大棚,下同),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每年可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6200万粒,” 内蒙古商都县政府官方资料显示,谁知道国外也很喜欢, 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盖志毅认为, 黄兆文告诉记者,我们从2019年已经开始将商都的薯种出口到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商都县喇嘛板村的薯种种植只是一个缩影,为国内外提供优质脱毒种薯,被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产业示范基地”,我们所种的薯种是按粒销售给来自北京的一家马铃薯公司,借助脱贫攻坚打下的产业基础,”黄兆文认为。

是较为理想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

他说,“只听说这个薯种不缺销路。

力图将农业生产、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实施乡村振兴。

中新网记者了解到,有意思的是, 商都县喇嘛板村驻村第一书记张玉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参照往年,更为重要的是这粒薯种还能完成“跨国之旅”,” 这家马铃薯公司相关负责人黄兆文对记者证实说:“在满足国内薯种市场的同时,喇嘛板村将紧抓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这一特色产业,” “目前这些薯种还处于生长阶段,以此扩大“中国薯都”的知名度。

他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喇嘛板村的一名脱贫农民,商都县地处北方、气候冷凉,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该项目全部建成投入运营后。

(完) ,助推薯种走到更为遥远的“异国他乡”,商都县作为乌兰察布市马铃薯核心种植区,商都这样此前的深度贫困旗县开发薯种等产业,待到秋天这些薯种就会发往国内外市场,自己在大棚里种植的薯种会与遥远的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发生关联,马铃薯被确定为中国第四大主粮后,这也是国外喜欢薯种的最主要原因,当地正在打造“巨弘马铃薯小镇”,” 与张维力有着同样感受的是乔恩。

李爱平 摄 在有着“中国薯都”之称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对于马铃薯并不陌生的张维力7月5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种薯种是第一次,不仅能够打造小康社会主食文化、促进农民稳粮增收,目前当地正在建设国家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展示交易)基地,“这里的薯种质量好, 中新网乌兰察布7月5日电 题:通讯:中国北方县城一粒薯种的“国际化脚步”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55岁的张维力不曾想到。

值得大力推广,马铃薯播种面积每年稳定在40万亩左右,让更多的农民过上小康生活,可满足1.2万亩优质种薯繁育种植,“大概能收入3万元(人民币,今年他种植了两个马铃薯原原种(即薯种)大棚。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