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2020年高考生更多样的关怀

2020
07-07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统一高考推迟到7月7日至8日举行,这比往年的高考晚了一个月。事实上,高考制度自1952年创立以来,高考时间虽经历多次调整,但因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而推迟还是第一次,可谓没有先例。因此,2020年的高考注定是不平凡的一次大考。它既是对国家高考应急系统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千万考生及其家长乃至全社会的重大考验。尤其是对高考生而言,如何在本已充满考试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身心双重压力,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

  可以说,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2020年的高考是一次特殊的高考,2020年的高考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应该给予这个特殊群体更多样的社会关怀。

  筑牢高考日疫情防控体系,给高考生更多安全关怀

 

  与往年高考注重考试实施与技术层面的程序安全相比,2020年的高考安全具有另一层的特别含义,那就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安全,即确保不受新冠肺炎感染,保持身体健康。

  据统计,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1万人,不仅比2019年多出40万人,而且创下近10年来最大考生规模。当前,虽然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总体得到较好控制,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但全球疫情仍在肆虐蔓延,且我国部分地区仍有零星暴发。因此,在7月7日、8日包括部分省市的9日、10日这4个高考日,千万级考生规模的区域内聚集性与带动性流动,将为全国各地的疫情防控带来空前压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确保高考生的健康安全,既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考组织部门以及招生单位的责任与义务,也是社会各群体尤其是家长群体的责任与义务。

  在国家层面,各地应从全国疫情防控“一盘棋”的系统角度出发,加强高考日跨省、跨市人员流动的防控;在组织层面,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高考组织、实施及服务等全过程管理,除重视考生、考务以及考场内相关人员的检测与监测,还应注重与当地疫情防控部门加强协调与宣传,争取社会各群体的支持与配合;在个人层面,家长作为高考生的主要陪护人,应自觉遵守当地疫情防控举措,加强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出行防护,规避因不当流动行为而导致的感染事件。

  只有筑牢高考日疫情防控体系,形成多层面有序互动,各群体合理流动的积极防控局面,才能给予高考生更多的安全关怀。

  注重高考组织实施人性化举措,给高考生更多人文关怀

  高考竞争之激烈,素有残酷、地狱等形容或比喻。高考管理之严格,也多有苛刻乃至不近人情之说法。因此,追求高考人性化是近20年来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譬如,高考时间由7月上旬调至6月上旬,使高考避开酷热、洪涝、台风等多发时节,减少破坏性自然因素对考生的不利影响;高考志愿填报由“猜分填报”“估分填报”到“据分填报”,降低高考志愿填报可能因误判“掉档”而导致的心理压力;新一轮高考改革不仅赋予考生考试科目选择权,而且增加部分科目考试次数,既能兼顾考生的特长与兴趣,又可减少偶然因素对考试结果的影响。此外,考生因疏忽大意损坏试卷或答题卡,还可向监考人员申请使用备份试卷或答题卡等,这些都是体现高考人性化进步的重要变化。

  然而,根据疫情防控需要,2020年的高考必定要比往年的高考过程更加复杂,尤其是在涉及人员接触、座位间距、考场卫生、考点出入、防作弊等物理安排方面,以及在疫情防控物资储备与常识宣传、考场突发性与发热性事件应急处理等软管理方面,都要求高考组织实施更加精细与人性的举措,确保高考过程在严格化、公平化的基础上,给予高考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包括尊重、理解、关心与爱护。

  重视高考排压解压与转压,给高考生更多心理关怀

  有考试,就有考试压力,并且考试压力会伴随考试重要性与竞争性的增加而增大。这既是人之常情,也是竞争性考试的一个必然特征。高考是典型的高竞争、高利害、高风险的大规模筛选与分流考试,不仅会改变考生个体命运,担负着为国选才育人的重任,同时还兼具维护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功能。因此,高考对高考生及其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统计,我国高考的平均录取率已达到85%左右,部分省市也已超过90%,但普通高校一本批次的录取率却只有18%,其中又仅有约7%的考生有机会进入“双一流大学”继续深造。可见,对于追求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考生而言,其竞争压力依然巨大。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